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方曉東研究員和中國科大馬明明教授在柔性導電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獲進展
2017-04-25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激光技術中心研究員方曉東課題組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馬明明課題組合作,研發出具有高的強度、韌性和導電性的仿生多元醇-聚吡咯復合材料。
相關研究工作以Bioinspired Design of Strong, Tough, and Highly Conductive Polyol-Polypyrrole Composites for Flexible Electronics為題發表在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7, 9, 5692 -5698)上。該論文第一作者為安徽光機所2014級博士生高鳳仙。
課題組采用仿生的設計理念,通過模擬動物皮膚,合成了一系列多元醇摻雜的聚吡咯復合材料。通過非共價鍵的交聯作用,聚吡咯鏈和多元醇之間會形成動態網絡結構。這種結構能夠有效地耗散來自外界的破壞性能量,大大提高材料的強度和韌性,使其優于傳統的聚吡咯。同時,研究人員發現,用四分支結構的季戊四醇乙氧基化物摻雜的聚吡咯(PEE-PPy)具有最優異的機械能:斷裂伸長率為75%,具有很好的柔性,拉伸強度高達125MPa,彈性韌性為73MJ/m3,比自然界中的繭絲(70MJ/m3)還要高。另外,PEE-PPy的導電性好,電導率高達115 S/cm。優異的機械性能和導電性使得這種柔性高分子復合材料在柔性電子器件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的資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蘭州理工大學冉奮教授團隊 Nat. Commun.:肝素摻雜導電聚合物 2024-12-07
- 西南交大魯雄/中國海大韓璐/北京基礎醫學研究所江小霞等Nano Today:導電粘附水凝膠調控創傷性腦損傷后的神經炎癥與神經功能 2023-07-23
- 北大裴堅教授、王婕妤教授團隊《Sci. Adv.》:單一共軛聚合物實現超高n型和p型導電率和功率因子 2023-03-05
- 東華大學陳志鋼教授團隊 AFM: 仿生設計碳纖維/二氧化鈦@聚吡咯光熱-電熱織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發 2025-02-15
- 廣工閔永剛/黃錦濤團隊 ACHM:用于集成熱管理和電磁波吸收的高性能聚酰亞胺/聚吡咯-碳納米管@PCM復合材料 2025-01-10
- 東華大學曹雪雁/史向陽團隊 AHM:仿生聚吡咯殼聚糖納米凝膠共遞送藥物和基因實現轉移性前列腺癌的高效治療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