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岳陽市巴陵石化,梁紅文(右)正在和同事研究SEBS。
在巴陵石化,提到煉化工藝首席專家、高級工程師梁紅文,不少人會為他豎起大拇指。梁紅文臥薪嘗膽10年,沖破西方國家的重重技術封鎖,使綠色塑料項目SEBS研制技術躋身世界前沿,成為我國在世界新材料領域擁有頂尖成果的專家。
梁紅文1992年天津大學化學系畢業分配到巴陵石化。從進廠的第一天開始,梁紅文就從事合成橡膠SBS、SEBS、SIS、TVA、SEP等的研發和攻關。
熱塑橡膠SEBS的研發,是公認的新材料領域頂尖科研難題。早在上世紀80年代,該項目已被列入國家“863”重大科技攻關項目,而巴陵石化正是領銜這一項目研發的龍頭企業。
“說實在話,我來搞這個項目,是被外國人逼出來的。”梁紅文接受采訪時,講述了當時出國考察的遭遇。
SEBS項目,當時在國際上僅有兩個國家掌握了該項研發技術。公司為學習國外先進技術,曾兩次派考察團出國考察,兩次都有梁紅文。
滿懷信心的考察團,先后來到掌握該項技術的西方國家。但這兩個國家嚴格對外進行技術封鎖。
考察團不但一無所獲,還受到外國人的冷嘲熱諷:“這是世界頂尖的東西,沒有技術積累,想碰它只能是異想天開。”“技術轉讓的事,想都別想,你們也別浪費心思。”
但血氣方剛的梁紅文不信邪。他暗下決心:“就是掉幾身肉,脫幾層皮,也要把課題攻下來。”
從1996年開始,梁紅文全身心地投入到了SEBS項目技術攻關中。
SEBS項目從小試到中試再到工業化生產的全過程,每個環節他都自始至終參與并把關,10年后,他們終于獲得了理想的SEBS微觀結構式,并成功用于批量生產,實現了SEBS新產品的工業化。生產出的SEBS的力學性能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該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并先后獲得15項國家發明專利。2014年,梁紅文在全國科技大會上,還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科技攻關,不可能‘吹糠見米’,成千上萬次實驗,甚至毫無結果,也是常事,只有屢敗屢戰,才會看到希望。”梁紅文正是在這種屢敗屢戰中獲得成功的人。
SEBS等項目都是新材料領域的尖端成果,一個產品的研制,涉及的物理、化學方面的基本反應成千上萬個,有時一個反應都要重復上千次,而得出的結果往往還是以失敗告終。梁紅文常年累月面對的就是這種現實。可想而知,如果他沒有毅力,就不可能獲得今天的成功。
上世紀末,梁紅文為了攻克一個合成橡膠系列的子項目,他花了近3年時間,進行的各類化學反應實驗就有2000多次,化學反應方程式就有1000多道,生成和分解的物質達3000多種。
每完成一次實驗,他都會進行認真觀察和分析,從中找出有價值的東西,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新的實驗。他的成果就是在無數次失敗的階梯上,一步一步攀登所獲得的。這一子項目的研制成功,為SEBS形成10萬噸規模生產奠定了技術基礎。
“錢的誘惑,或許會讓人才流失,但對于梁紅文來說卻毫無作用。”企業分管人事的負責人介紹,國外有多家企業上門找梁紅文,想以年薪200萬元到300萬元的重金聘請他,而梁紅文不為所動:“有點成績,并非全是我的功勞。我是巴陵石化培養的人,翅膀硬了就飛,良心上過不去。”
梁紅文吃了秤砣鐵了心,永遠扎根在巴陵石化。
如今,他們研發的SEBS技術,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無論是學生用的鉛筆橡膠頭、醫院用的輸液管,還是食品包裝、電線電纜、汽車內件……SEBS無處不在。目前國內“火爆”的共享單車,其實芯輪胎,就是梁紅文團隊在國內獨家研發成功的高性能綠色環保單車輪胎。
梁紅文的“野心”遠不止這些,他要再來幾次“臥薪嘗膽”,把巴陵石化真正變成綠色王國的耀眼明珠。
- 暫無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