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開發出輕便型四腳機器人
2017-05-18 來源:環球網
據《日本經濟新聞》5月17日報道,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遠藤玄副教授等的研究團隊近日新開發一種可搬運重物的輕型四腳機器人。關節處的鋼絲采用化學纖維,同時實現機器的輕便化與高功率,與同等重量的機器人相比可達約3倍的輸出功率。在房屋坍塌的受災現場等崎嶇不平的路面上,該機器可自如行走,幫助搬運救援物資和現場搜救。研究團隊計劃進一步明確用途,推進改良,早日投入實際運用。
新開發的機器人為四腳結構,寬22厘米,長55厘米,高30厘米,重不足6公斤,便于攜帶,機器人可運輸約5公斤重的物品。機器人的四只腳如蜘蛛腳一般活動,在崎嶇路面也能自由行進和上下臺階。
在機器的馬達動力傳輸的部分,即相當于人體肌肉部分的材料上,研究團隊從以往的不銹鋼鋼絲更換成聚乙烯制的特殊化學纖維,通過纏于關節附近的支柱上,可保持纖維最合適的張力,最大限度利用馬達動力來活動關節。
機器人腳部采用輕型碳素,構造復雜、加工困難的零件采用3D打印的方式,使其更為輕便。機器人每公斤的輸出功率為144瓦,為傳統機型的3倍。制造成本約200萬日元(按目前匯率約合人民幣12.25萬元),為傳統四腳機器人成本的5分之1。
在平地行駛試驗中,該機器人每秒可行進1.4米,達到一般人的步行速度。同時,機器人重心較低,行駛平穩,不易翻倒。
在開發行走機器人時,如果想定在崎嶇路面上,使用履帶可擴大活動范圍,比兩腳機器人行駛更為穩定。但由于四腳機器人需要使用更多關節,存在笨重、移動速度緩慢、成本高的問題。
而新開發的機器人由于更加輕便,在受災現場行進時不易損壞,也更易行駛。其高功率也適用于物資運輸。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深圳大學王澤凡、朱才鎮等 Macromolecules: 纏結與晶體內鏈傾斜角如何影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單軸拉伸過程中的晶體取向 2025-04-14
- 長春應化所簡忠保研究員團隊 Nat. Sustain./Angew:可持續與高性能聚乙烯可控合成 2025-03-12
- 鄭州大學睢曉潔 AHM:可便捷用于傷口修復的干細胞低溫保存平臺 2025-01-12
- 北卡州立尹杰團隊 Adv. Sci.:受空軌啟發的環狀光驅動器 2025-04-30
- 武漢大學常春雨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具有突跳失穩特性的氣動水凝膠人工肌肉 2025-04-10
- 賦予機器人“昆蟲般”的環境感覺能力-港科大等多校合作 Nat. Commun.: 研制仿生電子觸角傳感器,突破無視覺環境感知瓶頸 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