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鮮膜,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必備品,有了保鮮膜,人們不僅能在確保食物衛生的同時,還能在短時間內保持食物的新鮮度。但是你知道嗎?現在市場上的PE材料保鮮膜,雖然已經具有很好的保鮮能力,但是卻很難降解,很有可能發生埋在土里“一百年都不爛”的情況。
不過,浙江理工大學的一項基礎研究將有望解決這個難題。近日,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承擔者、浙江理工大學余厚詠教授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基于氫鍵調控的纖維素納米微纖表面結構設計及其抑制PHBV六元環中間態消去機理”。
“別看我的研究項目名字這么長而且還拗口,說白了,就是要解決當前生物聚酯材料制備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讓保鮮膜的保鮮能力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實現可降解!庇嗪裨佌f,在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下,課題組研究以解決生物聚酯(PHBV)熱穩定性差、熱加工窗口窄、熱降解機理不清晰為導向,運用納米技術與化學結構設計制備不同表面基團的纖維素納米微纖(CNC)及其全生物可降解復合材料。
課題組研制的高性能全生物降解復合材料微觀圖
據了解,利用硫酸法與鹽酸水熱法制備的纖維素納米微纖,通過溶劑置換法與PHBV復合,制備出不同PHBV/CNC納米復合材料。利用甲酸酯化的纖維素納米微纖與PHBV直接共混法制備出高性能納米復合材料,不僅克服了溶劑置換法耗時、易消耗大量溶劑等缺點,而且實現了在PHBV中高含量纖維素納米微纖的負載。同時通過研究還掌握了,纖維素納米微纖的羥基與PHBV的酯羰基形成的氫鍵作用往往決定了PHBV/CNC復合材料的性能。
余厚詠說,高性能全生物降解復合材料是指采用生物質有機增強材料(如纖維素納米微纖)以納米尺寸分散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基體中形成的納米復合材料。這類材料可克服純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常見的熱變形溫度低、耐熱性差、加工窗口窄、力學性能不佳等缺陷,在強調可降解性的同時,兼顧材料的使用性能,可望在醫藥、醫學、環境等方面得到更廣泛的應用。
余厚詠告訴記者,研究成果不僅可拓寬PHBV的熔融加工窗口,為高性能全生物降解纖維材料的制備提供理論依據;而且可促進生物質纖維學、納米加工技術和材料學等學科的交叉融合,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與科學價值!拔磥恚覀兗矣玫谋ur膜,不僅能夠達到半個月的保鮮能力,還能實現了綠色環?山到。”
-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團隊《Nat. Commun.》: 開發出無束縛、可編程的“保鮮膜”軟體機器人 2020-09-04
- 世界上最薄電路板誕生 厚度僅為保鮮膜5分之一 2013-07-26
- 東京大學開發厚度僅為食品保鮮膜1/5的新型太陽能電池 2012-05-11
- 武漢大學鄧紅兵/趙澤團隊 Sci. Adv.:廢棄花粉和棉纖維“變身”高性能、水加工和可持續的生物塑料 2025-04-07
- 東華大學何創龍教授團隊 Biomaterials:一種具有高彈性的超柔軟熱塑性生物降解彈性體用于動脈再生 2024-12-05
- 西安交大郭保林/憨勇/趙鑫團隊:具有各向異性微通道和順序遞送雙生長因子的可生物降解導電IPN原位冷凍凝膠用于骨骼肌再生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