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抑制藥物會產生大量費用,普通家庭很難承受。我經常想,哪怕我的研究不為自己賺一分錢,也要盡早將它做好,幫助那些癌癥患者”,2017年度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西南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紹兵教授說道。
據悉,周紹兵教授此次申報題目為《生物醫用高分子材料》,聚焦生物醫藥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以及與抗腫瘤藥物結合的研究。周紹兵說,“每年中國有幾百萬人死于腫瘤。我國目前還沒研發出成熟的靶向藥,市面上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的藥都從美國進口,非常昂貴,許多百姓無法承受。所以,我總是想著早日把這個研究項目做出來。”
一個特殊的“快遞箱”
眾所周知,化療是腫瘤傳統治療的方式之一。化療藥物隨血液在全身流動,無法準確識別腫瘤細胞,大量的藥物在殺死腫瘤細胞時也殺死了大量的正常細胞,因此存在副作用大、治療效果不佳的弊端。而國際醫學界逐漸興起的靶向治療能夠使藥物“精準”殺死腫瘤細胞,減少“濫殺無辜”的幾率。
如何讓藥物“精準”地找到腫瘤細胞、殺死“敵人”,而不再殺死正常細胞呢?這正是周紹兵研究的關鍵:將醫用高分子材料與化療藥物相結合,用高分子材料為化療藥物做一個“快遞箱”。這個“快遞箱”在血液中要完成“自動導航”“智能開鎖”“成功瘦身”三次重要任務:
-
第一次任務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開啟導航功能,精準找到腫瘤細胞。由于每種腫瘤細胞表面均擁有特定且明顯多于正常細胞的受體,這樣的“門牌號”吸引著包裹有化療藥物的高分子材料,幫助其清晰找到腫瘤細胞。同時,有了“快遞箱”的保護,化療藥物無法與正常細胞接觸,也不會造成正常細胞的死亡。
-
第二次任務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擁有“智能開鎖”的能力。為了讓藥物能真正發揮效用,就必須打開“快遞箱”,釋放化療藥物。周紹兵利用腫瘤細胞微環境中pH值偏酸性和細胞中谷胱甘肽超量的特點,在高分子材料上設置“鑰匙”,讓腫瘤細胞內部自動“開鎖”,釋放藥物。
-
第三是讓生物高分子材料“成功瘦身”。當腫瘤細胞產生抗藥性后,就會“阻止”靶向藥物行動。此時,周紹兵成功地讓高分子材料“瘦身”,而效果非常顯著,從初進腫瘤細胞100納米大小開始,尺寸不斷縮小,最小可達30納米,直至可以鉆進細胞核中,對核中的DNA基因直接進行破壞。
“這項技術和思路已經得到了眾多國內外專家學者的認同”,周紹兵介紹道,每次在外參與學術會議,很多同行都會找他進行探討。
但求可助百萬人
“目前,腫瘤是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病癥。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有三百萬人因此喪生。”周紹兵談到了專注此項研究的起源,“我身邊也存在一些癌癥病人,他們在接受化療后,副作用很大,生存狀態很差,甚至很快地離開了人世”。
“我希望我從事的高分子化學能夠更好地服務社會、能夠解決相關疾病,能夠提升腫瘤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狀態。”正是這樣的想法支撐了周紹兵十多年來堅持開展此項研究。
“我們最終希望研究能更好地治療疾病、服務人類。”因此,周紹兵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征詢醫生意見,確保自己跨學科團隊的研究不是空中樓閣、脫離實際。目前,周紹兵團隊對國內難以治愈的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治療黑色素瘤提供了損害更小的治療方法。
周紹兵目前正在尋找大型藥企合作,想要通過合作盡快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中能為人治病的產品。“如果能轉化成功,目前腫瘤治療一個療程的花費將從10多萬直降為5萬以下,大大降低了腫瘤病人治病的成本”,周紹兵說道。
在此期間,一些機構聯系過周紹兵,希望在研究成果成熟后實行成果轉化。“我當然希望能夠轉化成功,哪怕我不要一分錢,但是能減輕腫瘤病人的痛苦,讓他們有尊嚴的活著,也是我的一份重要貢獻。”
嚴而有格 寬而有度
談及恩師,周紹兵的兩位學生楊光、王毅發出了爽朗的笑聲:“我們的組會,全學院都是有耳聞的呀!”這里的組會是指每周日下午兩點,周紹兵和學生們展開的學術報告會。周紹兵要求學生擁有全球視野和嚴謹科學的治學態度。組會時,學生們要總結國際前沿研究、匯報科研進展、提出遇到問題、總結經驗與教訓。同時,學生還需要準備月、半期、半年總結等。
“每次看著周老師很早就到實驗室,很晚才離開。這樣的以身作則比如何的說教都管用”,楊光表示,周老師最讓學生受益的就是對自己的嚴格、對科學的嚴謹,這樣的以身作則無形之中不斷地督促同學們上進。
“跟從周老師學習,就是一場感動之旅”,王毅說道,周老師會為學生考慮,催著學生修改論文,“這與有些博士生催著老師改論文比起來,我們太幸福”。他說,自己想要發表的文章得到回應后,周紹兵甚至從圖片排版、數字安排等細節方面進行了指導,“為了學生無休息、無假期”。
“周老師的慈祥還表現在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解我們”,王毅說,在研究生學習的時難免會出懈怠的情緒,周老師不會責罵我們,而是慢慢開導,讓我們認識到,今天的拼搏是為自己創造更美好地明天,“讓我們學會做自己的主人”。
嚴師出高徒。在其指導的研究生中,其中8位研究生畢業論文獲四川省優秀碩士論文獎,,1位博士生畢業論文獲四川省優秀博士論文獎,16位研究生獲校優秀碩士論文。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被評為本科畢業設計優秀指導教師。2014年被學校評為首屆西南交通大學“十佳研究生導師”。周紹兵的博士畢業生們走向工作后,基本都能拿到國家自然基金,有能力,“能夠獨當一面”。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中科大王育才/蔣為團隊 Nat. Biomed. Eng.: 利用一氧化氮(NO)突破腫瘤血管基底膜屏障,增強納米藥物瘤內遞送 2025-05-03
- 中國工程院 | “工程科技學術研討會 - 高分子材料回收循環與可持續發展”將于2025年6月20日于成都召開 2025-05-12
- 濟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國家級人才團隊招聘 - 教授、副教授、講師、博士后(師資) 2025-04-21
- 南開大學劉遵峰教授課題組招收博士生(2025年入學)、師資博士后等 - 材料學、化學、高分子、物理、生物學、紡織與纖維、金屬、計算模擬、電子信息等 2025-04-17
- 蘇大劉莊/楊光保教授團隊招聘博士后 - 材料合成、納米醫學(腫瘤診療、藥物遞送、免疫治療等)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