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類肽(Polypeptoids)是脂肪族聚酰胺主鏈上的N原子含有取代基的一類化合物的統稱,其主鏈結構與蛋白質及聚氨基酸(Polypeptides)類似。由于聚類肽高分子的N原子上含有取代基,其分子鏈間不存在氫鍵相互作用,這使得它具有許多優于聚肽的性質。比如,具有很好的溶解性和抗蛋白酶水解性;此外,聚類肽還可以通過側鏈引入明確的相互作用從而得到穩定有序的高級結構。因此,聚類肽高分子在生物材料領域顯示越來越重要的價值。
目前,合成聚類肽的方法主要有兩種:固相合成法和N-取代α?氨基酸的N?羧基內酸酐(NNCA)開環聚合法。固相合成法可以獲得序列結構精確的聚類肽,但是,固相合成通常步驟繁瑣,成本高,且很難得到高分子量的聚類肽。NNCA開環聚合法可大規模制備高分子量聚類肽。但是NNCA單體對水和熱十分敏感,合成和純化過程需要嚴格的無水無氧條件,并且所得聚類肽的序列結構難以精確控制。因此,如何發展新的聚合方法,合成高分子量、序列結構精確的聚類肽,成為富有挑戰性的問題。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陶友華研究員課題組自2013年開始從事氨基酸聚合新方法的研究。在前期的工作中,他們發展了氨基酸Ugi多組分聚合新方法,實現了高分子量聚類肽溫和、高效及規模化的合成。在此基礎上,他們充分利用氨基酸單體具有多官能團性的特點,以賴氨酸、谷氨酸作為 AA、BB 型單體,基于 Ugi 多組分聚合,成功合成了高分子量(M n >15000)的交替序列聚類肽。特別地,將所合成的聚類肽側基上的羧基的甲酯保護基和氨基的 Boc 保護基脫除,即可得到側基為氨基和羧基交替的兩性聚類肽。這種交替序列的兩性聚類肽具有很好的抗蛋白污染性能。因此,這項研究工作也為合成正負電荷交替排列的聚兩性電解質提供了一種新的策略。
以上相關成果分別發表在ACS Macro Letters (2016, 5, 1049?1054)和Biomacromolecules (2018, 19 , 936–942)。論文的第一作者為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博士生陶月,通訊作者為陶友華研究員。該研究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FC 21474101)的資助。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JACS:N-羧基環內酸酐(NCA)開環聚合制備氨基酸聚合物的最新進展及展望 2024-08-23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Adv. Mater.》:多肽模擬聚合物實現內皮細胞選擇性功能 2022-09-02
- 北化王興課題組與UNSW徐江濤課題組合作在側鏈型氨基酸聚合物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 2021-10-22
- 湖北工業大學黃以萬/李學鋒 AFM:越“長大”越堅強的水凝膠 2023-03-02
- 北海道大學龔劍萍教授/四川大學羅鋒副研究員《Macromolecules》:鹽對聚兩性電解質水凝膠機械行為的影響 2022-12-20
- 西南交大周紹兵教授、謝輝副教授《Mater. Horiz.》:鹽響應動態聚兩性電解質水凝膠用于設計新型多功能智能窗 2022-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