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術治理重金屬廢水污染獲成功
2008-11-24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江蘇省昆山工研院華科生物高分子材料研究所將生物高分子材料運用于重金屬廢水處理,于近日獲得成功,經過近兩個月來的生產實踐檢驗,這項名為“基于生物技術的工業重金屬廢水處理—中水回用系統”的科研成果已展現出良好的產業化前景。
長三角是我國現代制造業集中的地區,特別是在中國電子企業最集中的昆山市,每天產生大量重金屬廢水,節能減排、污水治理任務十分艱巨。從今年6月開始,在昆山工業技術研究院統一指揮和千燈鎮政府的協調下,昆山工研院華科所和昆山生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進行線路板廢水處理工藝和中水回用的工廠化生產試驗并獲得成功。經蘇州國家環保產業園國環檢測中心現場抽檢,各項檢測指標全部達標。記者在現場看到,經過生物方法處理后的水質清澈透明,紅色的景觀魚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動。
華科所所長郭大磊告訴記者,“基于生物技術的工業重金屬廢水處理—中水回用系統”是官產學研結合的產物。在生產中使用的“γ—聚谷氨酸生物重金屬廢水處理裝置”,是華東師范大學的產業化項目并落戶于昆山,列入江蘇省2008年重大計劃項目,由華科所研制成功的。采用γ-聚谷氨酸生物重金屬廢水處理系統處理廢水,1噸水用200克生物高分子材料(生物捕捉劑)就行了。采用該技術的重金屬去除率大于99.5%;生物絮凝劑無毒無害且對環境友好,能完全水解;中水回用率達70%。處理成本小于每噸3元。捕捉到的銅泥還可作生產銅的原料,基本沖抵了生物材料費。目前已達日產生物捕捉劑1.2噸、日處理重金屬廢水6000噸的水平。
據了解,該研究與開發具有新穎性和創新性,該項目綜合技術在國內處于領先,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專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蔚藍)
相關新聞
- 華中農大李強教授和華中科大余洪波教授 Trends Biotechnol.:基于生物煉制廢棄物的納米生物技術推動可持續農業革命 2022-11-12
- 哈佛大學醫學院陶偉教授Cell子刊綜述:針對性傳播感染類疾病即時檢測的納米材料平臺 2021-07-30
-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獲批成立 201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