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老齡化,全球及我國惡性腫瘤、耐藥細菌感染等疾病引起的皮膚創傷修復與再生正面臨著重要挑戰。臨床上采用的外科手術很難完全清除腫瘤細胞,而配合手術治療的化療和放療等技術又存在嚴重的副作用和耐藥性,同時手術切除造成的大面積組織損傷也很難愈合,對于同時患有耐藥細菌感染的創面修復更是難上加難。
圖1。多功能生物活性聚硅檸檬酸酯基雜化醫用材料制備與性能
針對上述臨床問題,西安交通大學雷波團隊提出抗感染-抗腫瘤-促再生的研究思路,設計了一種聚多肽-納米生物活性玻璃雜化交聯的多功能水凝膠材料,證實該材料具有治療皮膚腫瘤、抗耐藥菌感染、促進皮膚創面愈合和組織再生的理想效果。研究團隊采用聚多巴胺功能化單分散生物活性玻璃納米粒作為具有促組織修復能力的無機組分,抗菌聚多肽為有機組分,通過無機-有機相之間的簡單方便的自交聯反應制備多功能水凝膠,該材料具有自愈合、組織粘附、廣譜抗菌、光熱等特性,雜化水凝膠的組織粘附和光熱性質可以實現穩定局部治療腫瘤能力,聚多肽組份實現長期抗耐藥菌感染性能,生物活性玻璃納米材料可以促進皮膚缺損的快速修復與再生。該研究可能為皮膚腫瘤和耐藥菌感染的治療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思路和策略(圖1)。
以上研究成果以題為“Zhou L, Xi Y, Xue Y, et al. Injectable Self‐Healing Antibacterial Bioactive Polypeptide‐Based Hybrid Nanosystems for Efficiently Treating Multidrug Resistant Infection, Skin‐Tumor Therapy, and Enhancing Wound Healing”發表在材料領域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Adv.Funct.Mater., 2019, 29,1806883.,影響因子15.6)。雷波研究員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為該論文的唯一通訊單位。該研究工作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雙一流大學建設先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陜西省顱頜面精準醫學研究重點實驗室等項目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fm.201806883
課題組簡介:雷波研究員于2013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成立生物活性材料與再生醫學課題組,致力于具有疾病治療(腫瘤和感染)-組織再生(創面、骨、骨骼。┮惑w化功能的生物活性材料設計與應用這一前沿方向的研究,獨立科研工作5年來在生物醫用材料領域以西安交通大學為通訊作者單位發表高影響論文12篇,包括Adv.Funct.Mater (2015, 抗感染-骨再生)、ACS Nano (2018, 抗感染-皮膚再生)、Adv.Funct.Mater (2019, 抗感染-抗腫瘤-皮膚再生)、ACS Nano (2019,抗感染-糖尿病創面愈合)、ACS Nano (2018, 抗腫瘤)、Angew.Chem.In.Ed. (2019, 環境響應腫瘤治療), Biomaterials 6篇 (IF 10.2)等。
目前課題組已經形成了一支具有學科交叉背景的研究團隊(材料,化學,生物,醫學),歡迎有志于生物活性醫用材料研究的同學加入本課題組,攻讀碩士、博士學位,開展博士后研究。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四川大學高會樂教授 Adv. Mater.: 小膠質細胞膜包被的聚多巴胺納米遞送系統用于抑郁癥的治療 2025-01-27
- 江南大學王潮霞教授/滑鐵盧大學Yuning Li 教授 ACHM:溫度可視化太陽能面料 - 讓你在冬天保持舒適 2024-12-12
- 江蘇大學鄒小波教授 Coordin. Chem. Rev. 綜述:聚多巴胺涂層在生物分析領域的進展 2024-11-22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