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力學性能、導電性能、巨大的比表面積,被認為是制備高性能及功能化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理想增強相和功能相填料,能夠顯著地提高聚合物基體的強度、模量和阻隔性能等物理性能。但是,在加工過程中石墨烯容易發生團聚,導致石墨烯提高聚合物性能的效率遠低于理論值。因此,如何實現石墨烯的良好分散和形態結構調控仍然是實現聚合物/石墨烯復合材料高性能化的關鍵。
近年來,四川大學郭少云教授和吳宏教授研究團隊通過調控石墨烯及其衍生物與苯乙烯基彈性體、聚碳酸酯、聚酰亞胺等芳香聚合物間界面作用實現了石墨烯的良好分散,制備了兼具高強度和高韌性的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并綜述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增韌聚合物的研究進展,相關工作發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Journal 370 (2019) 831-854和325 (2017) 474-484、Carbon 123 (2017) 502-513、Composi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64 (2018) 229-237和158 (2018) 137-146上;通過調控石墨烯在聚乳酸(PLLA)中的層狀分布及層狀界面誘導成核劑的自組裝(垂直于層界面的方向),進而誘導了PLLA片晶的面內取向生長(垂直于氣體擴散的方向),顯著提高了PLLA的氣體阻隔性能,相關工作發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 Eng. 6 (2018) 6247-6255上。
最近,該團隊利用雙親性的改性氧化石墨烯(mGO)在溴化丁基橡膠(BIIR)油溶液成功構建了3D核(水)-殼(mGO)結構;通過冷凍干燥技術除去了油和水,得到了3DmGO空殼結構;最后通過冷壓將其壓成了取向二維(2D)大尺寸的mGO阻隔片(直徑約為50-120 μm,厚度約49 nm);在低的石墨烯含量下實現了BIIR氣體阻隔性能的顯著提高。
圖1. mGO阻隔墻的制備、調控、結構演變、形貌及其對阻隔性能的貢獻
相關工作以“Constructing Oriented Two-Dimensional Large-Sized Modified Graphene Oxide Barrier Walls in Brominated Butyl Rubber to Achieve Excellent Gas Barrier Properties”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DOI:10.1021/acsami.9b19802),論文第一作者為2017級碩士研究生楊思強。本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項目和四川大學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培育項目的資助。
研究團隊鏈接:http://gsy.scu.edu.cn/
- 中山大學顧林課題組 CEJ:利用熒光猝滅實現環氧防腐涂層中石墨烯宏觀分散的可視化與定量評估 2025-07-08
- 寧波材料所王震/閻敬靈團隊 JMCA: 聚酰亞胺/石墨烯氣凝膠的分級多孔結構實現力學和電磁屏蔽兼容 2025-06-19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常州大學王建浩教授團隊《Acta Biomater.》:藥物儲庫型聚合物納米膠束用于腫瘤長效治療的研究成果 2025-07-08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點誘導結晶域集成取向調控構建強健和堅韌水凝膠 2025-07-07
- 北化曹鵬飛/李崚灣、天大陳宇 Adv. Mater.: PFAS聚合物選擇性閉環回收 2025-07-06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