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織物在人體健康監測,人機交互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目前,已經有各種儲能器件和傳感器件可集成在織物/纖維中。其中仍存在兩個關鍵的問題:第一:如何給織物電子器件提供可持續的能源供應,同時保持織物本身的柔性。第二:在日常生活中,衣物的拉伸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同時保證儲能器件和能量收集器件的可拉伸性是很有必要的。
近日,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蒲雄研究員、胡衛國研究員與王中林院士研究團隊在自充電織物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Nano》上。文中報道了一種基于可拉伸織物基摩擦納米發電機(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TENG)和可拉伸織物基微型電容器(microsupercapacitors)的可拉伸、共平面的自充電織物。可拉伸織物發電機可以收集人體運動的機械能(開路電壓:49V;峰值能量密度:94.5mWm-2),并且在拉伸50%的條件下下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該器件不需要外界提供額外的能量,為電子織物以及可穿戴電子設備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圖1可拉伸導電織物以及可拉伸織物電容器的制備
a)可拉伸織物電容器制備流程圖。b,c,d)可拉伸導電織物的電學性能。e,f)織物導電圖案。g)不同間隔的導電線條。h)導電織物作為導線時燈泡亮度。i)不同拉伸程度下導電織物的SEM照片。j)織物電容器實物圖。k,l)覆蓋rGO前后的SEM照片
圖2.可拉伸織物基TENG的工作原理和輸出性能
a)共平面織物發電機的工作原理示意圖。b)發電機電流以及電壓的輸出性能。c)發電機電流密度和電壓密度隨著外界負載的變化。d,e)織物基TENG的拉伸性能。
圖3.可拉伸的自充電織物
a)自充電織物示意圖。b)織物發電機給共平面的三個串聯的電容器充電,并驅動手表工作。
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nano.9b09994
參考文獻:
Pu, Xiong, et al. Wearable textile‐based in‐plane microsupercapacitors.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16, 6.24: 1601254.
Liu, Mengmeng, et al. High‐Energy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 Yarns for Self‐Charging Power Textil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 29.41: 1806298.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劉超然 Matter:基于可拉伸水凝膠/氧化鋁的水蒸發誘導直流發電機 2025-06-18
- 東華大學王宏志教授、侯成義教授 Mater. Today:本征導電固液雙相液態金屬導體 - 助力多層可拉伸電子器件 2025-06-11
- 東南大學管英士教授課題組 ACS Nano:橡膠態可拉伸垂直結構光電探測器 2025-05-11
- 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團隊 AM:輕質金屬化玻璃纖維織物集流體(MGFs)助力高比能柔性鋰電池開發 2023-04-02
- 福州大學賴躍坤教授團隊《ACS Nano》:一種基于透氣針織物基傳感器智能溺水報警系統 2022-10-31
- 東華大學蔡再生/葛鳳燕團隊: 貽貝仿生設計的銅基紡織品用于個人熱量管理 2021-12-20
- 青科大超臨界發泡團隊 AFM:通過超臨界發泡制備自封裝仿生穹頂摩擦納米發電機 202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