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膠廣泛應用于生物材料和生物醫藥等領域,許多水凝膠在使用的時候需要引入特定的分子實現功能化,例如給抗黏附性質的水凝膠賦予支持細胞黏附功能,從而實現組織工程的應用。此前,水凝膠的功能化方法是在水凝膠成膠前或制備過程時引入功能分子,這些方法通常步驟繁瑣、需要既定的反應基團,且對于不同類型的水凝膠無法實現普適性修飾(圖1a)。如何通過一步簡單的方法,不受官能團的限制,將功能分子直接修飾在各種類型的水凝膠上是這一領域的關鍵科學問題,這一問題的解答將發揮水凝膠更多的應用前景,在多個領域具有重要意義。
近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報道了受沙堡蠕蟲黏附蛋白啟發,設計合成一種三肽黏附分子,可以對沒有任何反應基團的各類水凝膠進行普適性修飾。該研究成果以“A sandcastle worm-inspired strategy to functionalize wet hydrogels”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Nat. Commun. 2021, 12, 6331)。
Pc-1是沙堡蠕蟲分泌的關鍵黏附蛋白,這一蛋白結構中的多巴(Y)和賴氨酸(K)是發揮濕黏附的主要組分,其比例接近1:1,這啟發作者設計合成了結構簡單、含有三肽的黏附分子丁二胺-多巴-賴氨酸-多巴(DbaYKY),其氨基和鄰苯二酚的比例為1:1(圖1b)。該黏附分子可以通過簡單的結構變化進而引發多種類型的聚合反應,從而將黏附分子接枝在各類聚合物的末端。將水凝膠(包括沒有任何反應基團的各類水凝膠)簡單浸沒在含有DbaYKY的化合物或聚合物的溶液中,即可實現水凝膠的功能化,例如水凝膠抗菌、支持細胞黏附和促進傷口修復的功能(圖1c)。
圖1. 水凝膠修飾的傳統策略和沙堡蠕蟲啟發的新策略
在實驗室中通過4步簡單的合成可以較容易地獲得克級以上的末端氨基的DbaYKY黏附分子引發劑,展示了這一策略可以實現聚合物的大量合成(圖2)。此外,本文也介紹了該黏附分子的固相合成方法,為方便更多的實驗室和公司來擴展它的應用。末端氨基的DbaYKY黏附分子可以直接用作NCA開環聚合的引發劑,也可以進一步通過一步合成分別獲得ATRP引發劑、RAFT引發劑和β-內酰胺開環聚合引發劑等,進而進行各類引發聚合反應。本文用這些引發劑合成了不同類型的8種聚合物(Pol-1至Pol-8,圖2),這些聚合物分別具有不同的功能,且都保留了黏附分子DbaYKY,展示了DbaYKY黏附分子理論上可以和任何化合物或聚合物相連。
圖2. 黏附分子DbaYKY端基引發各類聚合反應
作者將黏附分子DbaYKY修飾在AFM探針上,單分子力譜測試結果表明DbaYKY與水凝膠的相互作用力中位數為223 pN(圖3)。為了研究DbaYKY中氨基和鄰苯二酚的重要性,作者合成了不帶氨基的YY,減少1個氨基的YKY,減少1個多巴的KYK,以及打亂氨基酸排序的KKYY。結果顯示YY的黏附力僅為82 pN,YKY為164 pN,說明氨基對黏附力起到重要的協同作用;KYK的黏附力為172 pN,弱于DbaYKY,展示了至少2個多巴的必要性;KKYY的黏附力為203 pN,與DbaYKY沒有統計學差異,說明氨基酸排序對黏附力無顯著影響。
圖3. 黏附分子DbaYKY, YY, YKY, KYK, and KKYY與PEG水凝膠的黏附力測試
作者展示了將沒有任何反應基團的PEG水凝膠通過簡單浸沒在含有DbaYKY的聚合物(Pol-1,Pol-3和Pol-7)溶液中,從而實現PEG水凝膠的修飾。對修飾前后的水凝膠進行XPS和ATR-FTIR表征,以及Kaiser檢測,驗證了功能分子已經黏附在水凝膠表面。作者還嘗試用相同的修飾方法,將Pol-1,Pol-3和Pol-7分別換成對應的不帶黏附基團的Pol-9,Pol-10和Pol-11,發現沒有黏附基團的聚合物無法實現水凝膠修飾,因此聚合物與水凝膠的物理纏結是忽略不計的,這側面印證了水凝膠的功能化是黏附分子起主導作用。
圖4. 一步法普適水凝膠功能化策略及表征
作者從多個角度展示了一步法普適水凝膠功能化新策略的應用。將具有抗菌功能的Pol-1和Pol-3修飾到PEG和PVA水凝膠上,可以賦予水凝膠高效的抗菌性能(圖5);將具有支持細胞黏附功能的聚合物Pol-7修飾到PEG、PHEMA、PSBMA、PVA和ALG水凝膠上,可以使本身抗黏附的水凝膠轉變為較好支持細胞黏附和鋪展的水凝膠(圖6);將Pol-7修飾到PVA水凝膠上,修飾后的水凝膠在大鼠動物實驗模型中展示優異的促進傷口修復功能(圖7)。
圖5. 一步法普適水凝膠功能化策略賦予水凝膠抗菌功能
圖6. 一步法普適水凝膠功能化策略賦予水凝膠支持細胞黏附功能
圖7. 一步法普適水凝膠功能化策略賦予水凝膠促進傷口修復功能
作者定量該功能化水凝膠策略的修飾量和修飾效率,并驗證了該策略具有修飾的可控性和良好的穩定性。此外,作者發現通過修飾凍干后的水凝膠,可以實現水凝膠表面和內部的整體功能化。這一簡單、普適的水凝膠功能方法為功能性水凝膠材料的制備提供新的策略,在材料學和生物醫學等多個領域具有廣闊應用的前景。
華東理工大學張東輝博士和碩士畢業生劉晶晶是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華東理工大學劉潤輝教授是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等基金的資助。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659-0
- 中山大學周建華/香港科大吳洪開/西南交大楊志祿 Nat. Commun.:功能彈性水凝膠界面涂層有效防止血管再狹窄和血栓 2021-12-25
- 華東師范大學張利東課題組《Adv. Mater.》:電化學功能化水凝膠-高強度、強粘附、自修復及表面圖案化 2021-08-23
- 福州大學林子俺研究員團隊 AFM:一種具有自氧化特性的鄰位二羥基廣譜抗菌共價有機框架水凝膠用于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5-05-06
- 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楊佼佼副研究員、韓波副主任醫師 ACS AMI:給光熱材料蓋上生物囊泡被褥從而提升敷料的抗菌性能 2025-05-06
- 陜科大王學川教授/黨旭崗副教授 JCIS:具有增強抗菌活性和防腐性能的多功能玉米淀粉基可持續食品包裝 2025-04-27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課題組 JACS:通用的一步法策略實現惰性材料表面生物活化 2023-08-02
- 西工大劉國強教授《Chem. Eng. J.》:具有快速光熱滅菌和強抗細胞黏附性的超潤滑硅橡膠彈性體 202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