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IUPAC的定義,聚電解質是結構單元包含了離子或可電離基團或兩者兼具的大分子聚合物。聚電解質同時具有聚合物的特性和抗衡離子的功能,因此廣泛應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開發之中,近年來在能源及環境化學等領域有著良好的表現。無機多酸(polyoxometalate,簡稱POM)團簇是由最高氧化態的前過渡金屬原子通過與氧配位橋連而生成的一類無機陰離子簇合物,具有特定結構、固定幾何形狀和1?2 nm的尺寸,廣泛應用于催化工業、醫學和生物領域。然而,由于POM是無機晶體或粉末,可加工性較差,限制了其作為材料的使用范圍。因此,將POM與有機化合物或聚合物制備成復合材料或雜化材料,能夠改善雜化物的穩定性、相容性和加工性,從而進一步提升POM的開發與應用價值。
2014年,王維課題組首次報道了通過開環易位聚合(ROMP)反應合成以POM為側基的雜化聚合物——聚多酸(poly(POM)),包括線性均聚物(ACS Macro Lett. 2014, 3, 211?215)和嵌段共聚物(Polym. Chem. 2015, 6, 7418–7426),并評價了它們的力學性能和催化活性(高分子學報,2017, 1159?1168)。接下來,該課題組詳細研究了poly(POM)的溶液自組裝結構(Chem. Eur. J. 2019, 25, 13396–13401),以及在本體稀溶液中的聚合物鏈構象(Chin. J. Polym. Sci. 2021, 39, 716?724)。最近,他們又將poly(POM)聚電解質復合物的外圍抗衡離子置換成質子和堿金屬離子,分別得到了POM的酸性聚電解質和鹽類聚電解質均聚物(Macromolecules 2021, 54, 6891?6900)。2020年,王維教授與吳洪課題組首次合作測試了嵌段共聚物復合膜在燃料電池中的傳導率(Int. J. Hydrogen Energy 2020, 45, 15495?15506)。
圖1. ROMP反應合成五個CPECs
圖2. 質子交換法制備五個CPEs
圖3. (A) poly(p-H6POM)50和五個CPEs的TGA曲線;(B) Norb-500PEO、poly(p-H6POM)50和四個CPEs的DSC升溫曲線(黑色虛線處對應著樣品的玻璃化溫度)
圖4. CPEs與POM復合材料的質子傳導率對比表格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21/acs.macromol.1c02443
- 湖北工大黃以萬/李學鋒 Small:非電中性兩性聚電解質水凝膠強韌化研究 2025-04-29
- 復旦聶志鴻/黃霞蕓 Soft Matter:基于兩親性聚電解質的Janus太陽能海水淡化策略 2025-02-26
- 重慶大學尹志剛教授團隊 The Innovation/CEJ:基于聚電解質介電薄膜的低功耗有機晶體管及其柔性存儲器 2025-02-25
- 上海交大鄭思珣教授課題組 Macromolecules:一種兼具自修復性、形狀記憶和離子電導性能的有機-無機雜化共聚物 2025-04-16
- 天津科技大學司傳領/朱禮玉/徐婷、農業農村部環保所申鋒 NML:質子傳導型MOF的精準工程化構建 2024-12-12
- 中科院過程工程所莊永兵研究員等 CEJ:新型可溶性聚苯并咪唑(PBI)膜材料助力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商業化 2023-05-04
- 南開大學張振杰課題組 Angew:共價有機框架孔道工程用于無水質子傳導 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