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烯烴復分解反應在有機小分子合成以及高分子材料的合成中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釕系復分解催化劑因其良好的穩定性、官能團耐受性等優點而被廣泛研究,因此,開發新型高性能的烯烴復分解催化劑一直是該領域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然而,新型高效復分解催化劑的設計難度越來越大,所以開發一種簡單高效的調控策略使催化劑對于烯烴單體產生特異性選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近日,陳昶樂教授課題組發展了一種助催化劑的新型調控策略,并探討了其在烯烴復分解領域中的應用,制備了可循環類聚烯烴材料。
通過研究發現,具有弱配位陰離子結構的助催化劑NaBArF可顯著提升馬來酸酯類單體(具有位阻大、缺電子的特征)在烯烴復分解中的反應效率。通過原位活化,助催化劑NaBArF的使用可將催化劑轉化為陽離子型金屬釕中心。相比于經典的催化劑(GII, GIII, HGII),所形成的陽離子型金屬釕中心在馬來酸酯類單體的乙烯解、交叉復分解,開環易位聚合以及聚合物結構調控等方面表現出高效的催化性能(如圖1所示)。
圖1 HGII催化劑在NaBArF的活化下所形成的陽離子中心
圖2 乙烯解及交叉復分解反應研究
表1 環辛烯與馬來酸二甲酯以及二酮開環易位聚合的反應研究
圖3 利用遙爪聚合物進行聚酯材料的合成以及閉環回收研究
3. 開環共聚合研究:此策略同樣適用于環辛烯與環狀單體的共聚合過程從而高效制備出含有酯基可降解基團的類聚烯烴材料,環狀單體的轉化率可高達90%以上(如表2所示)。
表2 環辛烯與馬來酸酯類環狀單體開環易位聚合的反應研究
4. 聚合物結構調控:由于NaBArF活化前后的催化劑對于馬來酸酯類單體催化效率的顯著區別,此策略還被成功運用于聚合物結構的調控過程,其中包括主鏈調控和支鏈調控。主鏈調控:在室溫下,HGII可催化環辛烯與二烯烴單體的共聚,所得共聚物中含有未活化的馬來酸酯單元。而加入NaBArF后所產生的陽離子催化劑可將此單元活化從而實現不同性質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如圖4a所示)。支鏈調控:在降冰片烯側鏈上引入馬來酸酯單元,通過助催化劑調控其與環辛烯的共聚,最終實現了非交聯與交聯聚合物結構的轉化。(如圖4b所示)。
圖4 助催化劑策略在聚合物結構調控過程中的研究
相關研究以“A Cocatalyst Strategy to Enhance Ruthenium-Mediated Metathesis Reactivity towards Electron-Deficient Substrates”為題發表在Angew. Chem. Int. Ed.雜志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生司桂福和安徽大學譚忱老師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安徽大學陳敏教授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陳昶樂教授為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該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A15017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 52025031, 21871242, 21971230, U19B6001,U1904212)和王寬誠教育基金的支持。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03796
- 長春應化所王獻紅研究員/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 Macromolecules: 基于“三合一”策略的二氧化碳基AIEgen光纖溫度計 2023-07-16
- 北京大學王劍波教授團隊 Macromolecules: 重氮酯作為開環烯烴復分解聚合封端劑用于合成末端功能化高分子 2022-10-04
- 阿克倫大學王軍鵬教授課題組 JACS:探究并環環辛烯單體的結構與聚合熱力學的關系 - 用于開發基于烯烴復分解的化學回收聚合物 2022-01-07
- 《Nat. Chem.》:反式環丁烷并環辛烯單體——實現基于烯烴復分解聚合物的化學回收 2021-07-23
- 吉林大學李云峰教授、楊柏教授 Nano Lett.: 可循環利用光活化室溫磷光碳化聚合物點超分子塑料 2025-04-22
- 吉大孫俊奇、李懿軒團隊 Carbohyd. Polym.:用于無害化處理柔性印刷電路板的高穩定性、可循環與可降解的可逆交聯水塑料 2025-04-12
- 浙理工呂汪洋/張洪杰 Angew:廢舊PET基可循環聚酯 202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