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傳輸是能源產業和生物物理關注的重點領域,是發展電解質體系的重要理論基礎。發展耐高溫低濕的質子膜是燃料電池這一新興能源發展的一大關鍵共性科學問題,需要突破目前商用化全氟磺酸質子膜(NAFION)以水為介質的質子傳輸模式,探索高溫條件下脫離水介質的穩定質子傳導模式。在多孔框架中填充可傳導質子非水體系近年來逐漸成為這一領域的重要發展趨勢。此前,國內外眾多研究者將磷酸、咪唑、硫酸以及多酸等介質分子填充到MOF或者COF孔道中,在高溫低濕條件下均取得不錯的質子導電率。然而,質子傳導功能與框架材料納米約束通道之間的科學關系尚不明確,難以為研究者建立理性的材料設計原則。
圖2 寬頻介電圖譜以及咪唑超分子組裝體的多級松弛過程。
圖3 基于寬頻介電數據計算得到咪唑一維超分子鏈的長度
圖4 基于寬頻介電數據計算得到材料的直流導電率和堆積參數。
最后基于寬頻介電數據中擬合介電松弛峰可以分別計算得到兩種動力學的咪唑對整體質子導電率的貢獻。結果發現,慢速咪唑所貢獻的導電率非常低,而少量的快速咪唑卻對質子導電率有著非常大的提升,甚至為本體咪唑質子導電率的接近40倍。該工作引入了著名的Kirkwood相關因子(gk),基于這一參數的溫度依賴性分析,快速咪唑的高質子質子傳輸能力可能來自于其分子間的受挫堆積(gk<1)。該工作解析利用孔道受限策略構建無水質子導體的微觀機制,同時指出了質子導電率深度優化的方向:通過調控孔道尺寸優化快速模式咪唑的體積占比和松弛時間。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211741
- 可溶性多孔配位聚合物復合催化材料研究獲進展 2016-08-09
- 中山大學多孔配位聚合物框架設計合成獲得新進展 2012-02-16
- 中山大學沸石型多孔配位聚合物的孔表面剪裁發表于《先進材料》 2011-04-12
- 齊魯工大劉利彬教授課題組 Adv. Sci.:基于跳躍遷移和Grotthuss質子傳輸的兩性離子水凝膠固態電解質 2022-07-28
- 二十余載深耕|北京大學范星河教授編著新書《聚合物鏈超分子組裝與功能化: 甲殼型液晶聚合物》出版 2025-01-14
- 同濟大學劉國鋒、南洋理工大學趙彥利院士 Nat. Commun.:超分子組裝體的動態手性反轉 2024-11-14
- 陜科大王學川、劉新華、岳歐陽等 Nano Today:基于超分子相互作用的形狀適應水下粘合材料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