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北化曹鵬飛教授受邀《Sci. China Chem.》Highlight:通過陶瓷/聚合物界面高效傳輸鋰離子的復合電解質
2023-03-31  來源:高分子科技

  提高能量密度是儲能器件發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開發高能量密度的鋰金屬電池成為近年研究熱點。然而,鋰金屬電池的安全問題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受到諸多限制,固態電解質的使用提高鋰金屬電池安全性能的理想方案聚合物和陶瓷電解質是常用電解質的兩大類別在離子電導率、機械強度和界面電阻性能上均有各自的缺點。將陶瓷填料引入聚合物基中形成復合電解質是平衡力學性能和離子電導率的穩健策略,但是填料之間的界面問題會阻礙電池性能的提升此外,與介電常數高的液體電解質和低粘度溶劑不同,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促進鋰鹽離子對解離和離子輸運方面的能力有限,導致離子電導率很低。常見陶瓷/聚合物復合電解質的離子輸運模式如圖1a所示由于低濃度的陶瓷填料不能形成連續的導離子結構,離子優先在填料/聚合物界面層之間或聚合物基內運輸。但是,離子是否可以通過填料/聚合物界面實現運輸這一點仍有待驗證,這將阻礙復合電解質的設計及制備


  近期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康飛宇/賀艷兵團隊與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鐘貴明團隊合作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發表的工作A dielectric electrolyte composite with high lithium-ion conductivity for high-voltage solid-stat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該工作提出了一種通過耦合陶瓷介質(陶瓷相并行排列的BaTiO3-Li0.33La0.56TiO3-x (BTO–LLTO)納米線)聚合物PVDF電解質來構筑具有高通量Li+傳輸路徑的復合固態電解質PVBL,克服了復合固態電解質由于不同相引起的空間電荷層不均勻的問題,以及靠近鋰負極表面的Li+濃度較低,這導致的離子電導率不能滿足固態鋰金屬電池的應用要求。近日,北京化工大學曹鵬飛教授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表了最新Highlight論文報道Composite Electrolytes with Efficient Li+ Transport across Ceramic/Polymer Interface,該文對上述工作進行了總結與評析,著重介紹了這種獨特的并行耦合結構設計的作用,其可產生更多可自由移動的Li+,且削弱BTO-LLTO填料和PVDF基體之間的空間電荷層,允許Li+通過這種硬質/質界面之間進行傳輸。北京化工大學陳嘉瑤副教授以及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單新媛為本Highlight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1. Li+在陶瓷/聚合物復合電解質中的輸運機理分析。(a) Li+在常見陶瓷/聚合物復合電解質中的輸運機理示意圖。Li+可以在界面層及聚合物基體傳輸,但不能穿過陶瓷介質,這是由于其不能在兩個不同物相間遷移。(b) Li+PVBL復合電解質中的輸運機理示意圖。Li+不僅可以通過溶劑化的[Li(DMF)x]+PVDF基體輸運,還可以通過BTO-LLTO陶瓷納米線路徑輸運。(c) BTO(110) -LLTO(110)非均質結構界面的兩條Li傳輸路徑,即路徑1-1和路徑1-2,及其相應的能量變化。


  BTO-LLTO PVBL的性能分析:高介電常數相對介電常數εr和低粘度溶劑有利于鋰鹽的分解和離子輸運,從而提高離子電導率。隨著BTO-LLTO納米線填充到PVDF基體中,復合電解質的εr值在10 Hz25 ℃條件下從11增加24離子電導率從2.2 × 10?4 S cm?1升至8.2 × 10?4 S cm?1,活化能0.34 eV低至0.20 eVLi+遷移實際陽離子遷移0.22增加0.57


  Li+傳輸機制分析:PVBL的超高電導率主要歸因為以下幾個方面:(1)導電-介電耦合的BTO-LLTO納米線具有獨特的并列結構,可促進鋰鹽的解離進而產生更多的可自由移動Li+,并削弱PVBL空間電荷層,使得解離的Li+可得到有效地運輸,此外,這些Li+可自發地轉移到耦合的LLTO納米線上1b(2)BTO異質結的LLTO能夠實現Li+BTOLLTO界面上的輸運。密度泛函理論計算(DFT,如圖1c所示)表明,Li+BaTi原子BTO)頂部傳輸至LLTO的界面,然后進一步傳輸LLTO晶格的體相,導致能量值降低。(3)采用DMF形成溶劑化[Li(DMF)x]+,降低聚合物結晶度。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結果驗證了所有DMF分子都與Li+結合形成溶劑化 [Li(DMF)x]+,從而提高了Li+PVBL中的遷移效率。


  核心表征技術分析:采用高分辨率鋰同位素固態核磁共振(ssNMR)測量了循環電解質中的6Li+。在耦合的BTO-LLTO納米線中,Li+只能通過LLTO輸運,而不能通過BTO輸運。與PVLPVDF15 wt% LLTO相比,循環后LLTO中的6Li含量增加了8%PVBLLLTO6Li含量增加了17%,直接證明了含有并列異質結結構的BTO-LLTOLLTO傳輸Li+有促進作用。通過Kelvin探針力學顯微鏡分析材料性能,可證實極化介質BTO能有效降低聚合物基體與陶瓷電解質之間的界面電位,從而降低離子遷移活化能。


  電池性能:作者進一步對LiNi0.8Co0.1Mn0.1O2/PVBL/Li固態電池進行測試(活性物質質量負載為1.6 mg cm?2),在180 mA g?1的電流密度和25°C的測試溫度下,150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57.1%。該體系在高質量負載((5.0 mg cm?2)、低溫(? 20 ℃)和軟包電池(容量為175.3 mAh g?1)下也表現出滿意的電化學性能。本工作提出了一種新的復合電解質高通量Li+傳輸模式,為制造性能優越的先進固態鋰金屬電池開辟了新的途徑。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gine.com/SCC/doi/10.1007/s11426-023-1582-9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更多>>最新資訊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邵阳市| 治多县| 宁陕县| 靖安县| 海林市| 随州市| 乾安县| 思南县| 军事| 吐鲁番市| 彭水| 安庆市| 西贡区| 灌南县| 平舆县| 资源县| 武山县| 抚宁县| 阿勒泰市| 乐清市| 桓台县| 石狮市| 方山县| 淮滨县| 澜沧| 建德市| 汨罗市| 武穴市| 台北县| 平阳县| 招远市| 上虞市| 扎赉特旗| 柳林县| 龙门县| 韶山市| 扎兰屯市| 华宁县| 东明县| 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