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3D)打印作為一種很有前途的增材制造技術,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連續沉積生物材料或細胞來制造具有精確結構、可控成分、可調節機械性能和生理異質性的定制物體,這徹底改變了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在骨組織工程中,3D多孔支架為細胞和骨組織的再生提供了附件。然而,在手術和治療過程中,細菌很容易附著在支架上,侵入支架周圍的軟組織,甚至累及深層骨組織。此外,在支架植入體內后,支架的降解速度和支架形態的實時觀測也非常重要。
圖1. (A)多功能3D打印熒光支架的合成示意圖。(B)設計的熒光支架的基本屬性。(C)熒光支架在體內的原位熒光成像。(D)熒光支架抑制體內細菌炎癥的過程。
圖2. (A) 4BC@TMP在日光和熒光下植入小鼠體內的照片。小動物成像儀下4BC@TMP植入后的(B) RGB光譜,(C) 頭部熒光強度的定量分析,**P<0.01以及 (D) X射線灰度光譜。(E) 放大的熒光和X射線圖像。
相關研究成果以“In Situ Imaging and Anti-inflammation of 3D Printed Scaffolds Enabled by AIEgen”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論文的第一作者是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王霄翾和寶雞文理學院陳璞博士,共同作者為武漢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楊鶴、劉家瑋和涂溶教授,論文通訊作者是寶雞文理學院馮海濤教授和武漢理工大學戴紅蓮教授。以上研究得到了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2YFB46014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201109、52173152、21805002)、深圳市重點基礎研究計劃(JCYJ20200109150218836)的資助、 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2020A1515110476)等項目支持。
論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3c03082
- 港中深唐本忠/華工高蒙、張云嬌/桂中醫劉鍇 Angew:水相中穩定且紅色發光陽離子自由基用于突變p53癌癥診療 2022-09-25
- 港中深唐本忠院士/港城大葉汝全團隊《Mater. Horiz.》: 固態紅色發光的非共軛穩定自由基聚合物 2022-08-13
- 浙江大學吳晶軍、方子正團隊 Adv. Mater.:3D打印超強韌可修復彈性體 2025-07-07
- 南理工/國科大杭高院王杰平、南理工易文斌等 Nat. Commun.:可消除光固化3D打印層紋的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研究 2025-07-03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深圳大學劉洲、孟思 Small:細菌纖維素納米纖絲組裝且具有異質結構的組織工程纖維 2024-02-03
- 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程國勝研究員團隊在三維碳材料神經支架方面取得進展 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