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匱乏和能源短缺是挑戰人類社會生存底線的嚴重威脅。將太陽能界面光熱水蒸發與熱電 (TE) 技術集成是解決上述問題的最佳方案之一 (Nat. Energy 3 (2018) 1031-1041; Energy Environ. Sci. 15 (2022) 3388-3399)。到目前為止,人們在制備先進的光熱材料或設計新型蒸發裝置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傳統蒸發器受晝夜循環的影響,只能間歇性運行,當光照強度較低時(例如陰天),因受熱不充分,其蒸發性能會顯著降低(甚至降低~60%)。另外,即便在強烈的陽光照射下,高溫蒸發器的充足熱量也會不可避免地泄漏到環境中,導致太陽能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開發具有熱量管理功能的蒸發器是彌補其因受晝夜循環和太陽輻射不確定性而導致蒸發性能問題低下的有效途徑。
文章信息:Ran Niu, Jiaxin Ren, Junqiang Justin Koh, Ling Chen, Jiang Gong*, Jinping Qu, Xiaodong Xu, Jalal Azadmanjiri, Jiakang Min*. Bio-inspired sandwich-structured all-day-round solar evaporator for synergistic clean water and electricity generation.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 (2023) doi: 10.1002/aenm.202302451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enm.202302451
瞿金平院士華科大團隊介紹
華中科技大學瞿金平院士團隊自2019年組建至今,主要圍繞多相多組分體系傳遞與反應過程強化、生態難消納物質綠色化替代與再利用、功能材料綠色高效制造與產業化應用開展相關研究工作。團隊與國內外眾多高校、研究機構和企業保持密切合作,目前在研縱向和橫向項目多項,擁有一批先進的高分子材料合成、加工和測試表征儀器設備,具備完善的研究設施和科研條件。團隊常年招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科研助理、機械工程師和博士后 (聯系郵箱 niuran@hust.edu.cn)。
牛冉 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微納馬達和新能源材料。目前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PRL、PNAS、Sci. Adv.、ACS Nano、Adv. Energy Mater.、Small、Chem. Eng. J.、J. Mater. Chem. A、Energy Environ. Mater.、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刊物上發表SCI論文60余篇,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多項,并獲得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武漢英才等多項榮譽獎勵。
閔嘉康 博士,中共黨員,現任聯合微電子中心有限責任公司-硅基光電子中心-芯片設計與納米壓印工程師。2013年本科畢業于湖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19年1月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2019年7月-2023年7月,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后研究員。研究方向為(1)納米壓印技術研究及其與硅光工藝的集成;(2)高折射率光刻膠合成及其在微納加工技術中的應用;(3)廢舊塑料可控降解-碳化制備碳材料及其在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電池、太陽能界面蒸發器等新能源領域的應用。迄今為止在Adv. Energy Mater.等期刊發表SCI論文25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12篇,影響因子大于20的2篇, 被引用超900次,H因子為15。
龔江 博士,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2010年本科畢業于四川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15年博士畢業于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2015~2018年先后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界面研究所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圣安東尼奧分校做博士后研究,2018年10月加入華中科技大學。研究方向為(1)廢舊塑料可控降解-碳化制備單體、碳材料、氮化碳或者MOF材料;(2) 太陽能界面光熱轉換技術及其與熱電轉換、光催化降解、水伏發電和海水提鈾等技術的集成應用;兩項技術實現中試生產。迄今為止在Prog. Polym. Sci.、Adv.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38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訊作者73篇,被引用超過5400次,6篇論文被選為HOT Paper,11篇論文被選為ESI高被引論文,獲得11項授權的中國發明專利。擔任Rare Metals (中科院1區,影響因子8.8)、eScience、Nano Research Energy、Tungsten、Exploration、Energy Materials 和 Green Carbon 等七個期刊的青年編委。此外,入選斯坦福大學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獲得湖北省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國際純粹和應用化學聯合協會(IUPAC)頒發的新材料青年獎、華中學者、重慶墊江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獎勵。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和面上)和企業合作項目等13項。
課題組鏈接:http://m.jrdgc.com/ss/gongjiang_hust/index.html
- UTS付強團隊 Mater. Horiz.: 精準結構設計、低聚合物含量DLP 3D打印水凝膠助力太陽能界面水蒸發與可持續水處理 2025-03-26
- 華科大龔江課題組 AFM:鹽輔助廢舊塑料碳化制備碳泡沫用于太陽能界面水蒸發與發電集成 2025-02-13
- 華中大龔江課題組 CEJ:“以廢治廢” - 廢棄聚酯升級回收制備MOF納米棒用于太陽能界面水蒸發和高級氧化技術 2023-01-15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
- 芬蘭坦佩雷大學郭洪爽博士 Adv. Mater.: 探索集體行為 - 從智能材料到仿生設計 2025-05-04
- 韓國KAIST應鄔彬、寧波材料所朱錦 Macromolecules:紅海星啟發的水下自愈材料突破 2025-04-29
- 北化汪曉東教授團隊 Adv. Sci.:三明治結構的氟化聚酰亞胺氣凝膠/石蠟相變復合材料用于同時實現梯度熱防護和透波性能 2024-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