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內細菌感染因為其能逃避細胞和機體的免疫清除以及嚴重的耐藥性問題,對人類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因此對付胞內細菌感染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為此,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基于聚集誘導發光光敏劑以及核酸修飾的多功能活性噬菌體偶聯物,此偶聯物具有經典的核酸納米球結構,能夠快速地進入哺乳動物細胞,進而特異性地識別胞內感染的細菌,并對其進行熒光點亮標記成像。同時,借助聚集誘導發光光敏劑的優異的光動力活性和噬菌體對宿主細菌本身的侵染性能,可以對細胞內靶標細菌進行高效地協同殺傷,并恢復受感染細胞的活性。這樣一種多功能的活性噬菌體偶聯物為對付嚴重的胞內細菌感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策略,非常有潛力適用于開發成對抗胞內細菌感染的新型藥物,以及胞內細菌感染引起的相關疾病的研究與診斷治療。
圖1 活性噬菌體納米偶聯物用于胞內細菌的特異性靶向標記和協同殺滅的示意圖
圖2 納米生物偶聯物對感染糖尿病小鼠的體內抗菌效果和創面愈合率評價
該工作以“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rmored Living Bacteriophage-DNA Nanobioconjugates for Targeting, Imaging, and Efficient Elimination of Intracellular Bacterial Infection”為題發表在《ACS Nano》上。文章第一作者是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張靜博士生;通訊作者為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何學文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教授。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3c09695
- 唐本忠教授/林榮業教授團隊、胡連瑞研究員 Nat. Commun.:變色龍聚集誘導發光分子在光、熱調控下六重穩定態的可控轉換 2025-07-1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細胞膜靶向的聚集誘導發光分子用于神經追蹤和損傷的可視化 2025-01-21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唐本忠院士與趙征教授團隊《ACS Nano》綜述: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實現高分辨生物成像 2025-01-07
- 《ANGEW》:酯基修飾的新型半導體聚合物光聲成像示蹤劑用于監測腫瘤生長 2020-09-16
- 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憨勇教授、趙鑫副教授團隊 NSR:在耐藥細菌感染的運動部位創面全過程管理上取得新進展 2025-06-12
- 華科大劉國輝教授團隊 ACS Nano:導電水凝膠激發中性粒細胞胞外捕獲器對抗傷口細菌感染 2025-03-07
- 英國爵士/四院院士/牛津大學 Molly Stevens教授課題組 Nat. Commun.:非侵入性細菌感染檢測納米傳感器 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