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是一種致死率和轉移率極高的惡性腫瘤,目前臨床上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除。然而,手術并不能保證全部的腫瘤組織被切除干凈,邊緣殘留的腫瘤細胞容易引起原位復發。此外,術后部位的乏氧環境會促進殘留的腫瘤發生遠端轉移,并使傷口一直處于炎癥狀態阻礙其愈合,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術后生存質量。為了降低殘留腫瘤轉移復發的風險和促進術后創面的快速愈合,臨床上多采用放/化療和高壓氧作為輔助治療手段。然而,這些方法的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均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因此,亟需發展新型的術后輔助治療手段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恢復質量。
圖1. HIL@Z/P對于黑色素瘤術后的防復發轉移和促傷口愈合示意圖
圖2. HIL@Z/P/H的形貌結構及產氧性能
圖3. HIL@Z/P/H對術后腫瘤的防轉移復發療效
圖4. HIL@Z/P/H的促傷口愈合性能
總之,本工作設計制備了一種具有自產氧生物活性的納米復合水凝膠,利用藍藻的光合產氧性能持久可控的提供O2,用于抑制皮膚癌術后的轉移復發并促進傷口快速愈合。該工作為開發兼具腫瘤治療和組織修復功能的活性生物材料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該研究成果近期以“In-situ-sprayed therapeutic hydrogel for oxygen-actuated Janus regulation of postsurgical tumor recurrence/metastasis and wound healing”為題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4, 15, 814)上。西南交通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陳水玲為論文第一作者,侯建文研究員和周紹兵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以及西南交通大學醫工結合專項項目的支持。
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4-45072-x
- 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課題組Small:肝臟腫瘤切除術中快速止血和術后防復發一體化策略 2021-08-18
-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黃宇彬研究員和周東方副研究員團隊:功能型纖維/海綿復合物用于腫瘤術后防復發和轉移治療獲新進展 2018-11-08
- 中南民族大學秦四勇、黃蓉團隊 AFM:具有分層結構的可注射肽液晶水凝膠指導成肌細胞排列 - 促進肌肉功能恢復 2025-07-09
- 西南林大杜官本教授、楊龍研究員團隊 Nat. Commun.:碳化聚合物點誘導結晶域集成取向調控構建強健和堅韌水凝膠 2025-07-07
- 中山大學吳丁財/黃榕康/鄭冰娜/王輝團隊 Adv. Mater.:具有長駐留性的可注射多孔炭納米酶水凝膠實現腫瘤的協同治療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