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年收入千萬的真相:科研經費進私人腰包
2009-07-28 來源:網絡(摘自周筱赟)
關鍵詞:學術腐敗
解決學術腐敗需要公正的同行評價
周筱赟:我覺得中國人缺乏基本的學術規范意識,和從小學開始的應試教育有關。讓學生死記硬背,考試完全復制標準答案,作文里摘抄一些名句,就能得高分,根本沒有培養“凡是引用他人語句、觀點,不注明出處就是抄襲”的觀念。反而都是在鼓勵抄襲。乃至什么“天下文章一大抄”,根本不以此為恥。今年4月,云南中醫學院院長李慶生被指論文抄襲,校方組織的調查鑒定結論竟然是“過度引用”。
方舟子:美國學生從小就有學術規范方面的教育,知道抄襲可恥以及如何避免抄襲。本科生、研究生也有關于學術規范、學術道德方面的課程。學生抄襲會被取消成績,乃至被開除。
周筱赟:在國外,即使有嚴格的制度,也很難完全避免沒有學術腐敗。那事發后的懲處制度就很重要。一旦被發現,如何處理呢?能否舉幾個近期比較重大的例子呢?
方舟子:一旦經過調查認定有學術不端行為,會指名道姓地公布調查結果,由學校、科研機構做出行政方面的處理(降級、開除等),政府部門則會做出禁止其幾年之內申請政府資金、在政府委員會任職的處罰。嚴重的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最嚴厲的一個例子是,2005年,原佛蒙特大學醫學院教授波爾曼被發現在1992年到2002年期間,捏造數據申請獲得290萬美元資金。美國政府為此終身禁止波爾曼申請聯邦政府科研基金和參與聯邦政府項目,并對波爾曼提起刑事訴訟。波爾曼認罪,同意支付19.9萬美元的罰款,被判入獄1年零1天。最近的一個例子是,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科研誠信辦公室在7月7日宣布,阿拉巴馬大學助理教授Juan Luis Contreras的7篇論文偽造實驗結果,禁止其在3年內申請政府科研資金和在政府委員會任職。
周筱赟:在國外,對于論文的質量,有一個學術共同體做出圈內公認的評價,這種同行評價,對國內有什么借鑒?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真真)
相關新聞
- 用科研敷衍教學比學術腐敗更可怕 2015-02-09
- 科研經費黑洞被解開 高校教師卻吐槽先逼良為娼再抓嫖 2014-07-25
- 北大校長周其鳳:我對學術腐敗零容忍 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