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年收入千萬的真相:科研經費進私人腰包
2009-07-28 來源:網絡(摘自周筱赟)
關鍵詞:學術腐敗
方舟子:同行評價并無一定的標準,論文被正面引用的多少,資金申請時同行評委的打分情況,升職稱時同行做的鑒定,是否被權威期刊邀請寫綜述,是否被學術會議邀請作主題報告,是否擔任學術期刊的編委,是否獲得重要的學術獎,等等,都能反映同行評價的情況。國內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的資金發放借鑒了國外同行評價制度,由科研人員提出資金申請,交給多位同行匿名評議、打分,根據分數高低決定是否給予資金支持。但是在實際操作周筱赟:現在國內評定論文質量只能看發表刊物的檔次,以及數量。前者就導致學術期刊黑幕,后者則導致大量低水平重復。這個問題,美國如何解決呢?
鄒至莊:在美國有很多好的期刊都是由一些在該領域被公認是權威的人來編輯的。在它上面發表文章是做出高質量研究的標志。中國目前在許多領域都還沒有這樣的期刊,因為學者們在那些領域還不是權威。許多中國的大學把在國際期刊上發表的文章作為評判教師質量的標準。就像我們先前討論過的中國學術界別的缺陷,一個學術共同體不能單靠設計來建立,沒有充分的優秀分子是不行的。
我記得曾經有個來自中國高等教育的教育家代表團訪問普林斯頓大學。他們想找到讓普林斯頓大學成為頂尖學府的組織章程,并且希望把它搬回自己的大學。我告訴他們,讓普林斯頓大學優秀的是它的教師。如果你們可以找到同樣優秀的教師到你們學校教書,那么你們的大學就會和普林斯頓大學一樣好。
為了解決學術腐敗的問題,我們需要一些學術領導人來做榜樣。我歡迎中國學術界同仁提供建議來解決這個問題。希望我們一同努力來改進學術風氣。
采訪對象:
丁學良:美國哈佛大學博士、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教授
方舟子: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學術打假網站“新語絲”創建者
鄒至莊:知名美籍華人經濟學家、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普林斯頓大學教授
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學編審、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真真)
相關新聞
- 用科研敷衍教學比學術腐敗更可怕 2015-02-09
- 科研經費黑洞被解開 高校教師卻吐槽先逼良為娼再抓嫖 2014-07-25
- 北大校長周其鳳:我對學術腐敗零容忍 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