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創面是一種發病率很高的流行病,影響著超過1%的人們,已經成為醫療保健系統中的一大挑戰。糖尿病創面是影響許多糖尿病患者的典型慢性創面,由于其愈合困難和復發率高。雖然已經開發了涉及生化(如生長因子)和生物物理(如負壓療法和高壓氧療法)的糖尿病傷口治療的新療法,但慢性創面的治療效果仍然不令人滿意。此外,細菌感染在慢性糖尿病創面中普遍存在,這會加劇傷口的缺氧和營養缺乏。更重要的是,糖尿病創面的高糖微環境會進一步增加微生物感染的可能性,并導致血管生成受損和巨噬細胞功能障礙,進一步延緩傷口的愈合過程。因此,有效清除微生物和調節創面微環境是治療慢性糖尿病創面的關鍵。
圖1.小球藻負載PIL基微針(PILMN-Ch1)的合成示意圖。PILMN-Chl可通過光合作用持續向創面提供充足的氧氣,并通過PIL發揮殺菌作用,促進創面愈合。
圖2. a)觀察逐漸放大的PILMN-Chl。b)PILMN-Chl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和c)用EDS表征的PILMN-Chl中相應的元素圖。d)PILMN-Chl的溶脹率。e)PILMN和PILMN-Chl在30℃時的失水率。f)PILMN和PILMN-Chl在不同頻率掃描下37℃時的儲能模量和損耗模量。g)PILMN-Chl的壓縮應力應變曲線。在50%壓縮應變下出現的壓縮曲線。h)PILMN和PILMN-Chl的拉伸應力-應變曲線。i)記錄了PILMN和PILMN-Chl在穿透六層封口膜過程中的力-位移曲線。j)陽離子桃紅FG標記的PILMN的圖像和插入染色針尖后留在皮膚內的相應針孔。k)活體小鼠皮膚表面的PILMN-Chl圖像。去除PILMN-Chl后,皮膚內的壓痕在10分鐘內迅速恢復。
圖4. a) MRSA, b) S. aureus and c) E. coli經不同處理后的相對細菌存活率。b)與PILMN或PILMN-Chl共培養4h后,MRSA的熒光染色和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e)通過DPH的熒光光譜來分析MRSA細胞膜的流動性。f)通過CFDA-SE的熒光光譜來分析不同處理后MRSA的細胞膜滲透性。g)PILMN和PILMN-Chl處理的MRSA的Zeta電位。
圖6. a)活體研究流程圖。b)傷口閉合9天的圖像。c)相應的傷口大小圖和d)傷口愈合過程中傷口面積的定量統計分析。e)對治療后第5天小鼠傷口組織中分離的細菌菌落進行統計分析。用試劑盒檢測IL-6和g)IL-1β的釋放。
原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307585
- 四川大學李繼遙教授/鄧怡研究員 Small:光響應生物異質結誘導免疫原性以防止感染復發并加速慢性創傷再生 2025-02-07
- 常大王建浩教授、港中大夏江教授 JCR:重組XVII型膠原蛋白微針 →經皮遞送抗菌銅-DNA納米顆粒用于皮膚抗感染修復 2025-01-15
- Jong Seung Kim院士、王林、徐琳 AFM:整合雙層微針敷料和摩擦電納米發電機-實現感染性傷口的智能管理 2024-02-11
- 西南交大魏桂花團隊 AHM:基于小球藻水凝膠的光響應性供氧系統促進面神經損傷修復-M1/M2型巨噬細胞與施萬細胞的交互作用 2025-06-10
- 武漢大學張先正教授團隊《Nano Lett.》:雙管齊下的微生物凝膠遞送NO和O?促進糖尿病傷口愈合 2023-06-22
- 中科院上海硅酸鹽所劉宣勇團隊 Mater. Today:基于壓電增強動電效應的超聲響應水凝膠促進神經血管再生加速糖尿病創面愈合 2025-02-24
- 武漢理工戴紅蓮教授團隊AFM:“診療一體化”-一種兼具光熱抗菌和類酶催化的殼聚糖基水凝膠用于糖尿病創面pH實時監測與加速傷口愈合 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