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郭保林教授《Natl. Sci. Rev.》:細菌響應程序化自激活抗菌水凝膠用于重塑傷口再生微環境以促進感染傷口愈合
2024-02-16 來源:高分子科技
細菌感染會導致其周圍的微環境發生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包括細菌分泌酶的含量增加和酸性代謝物引起的微環境pH值降低。在應用抗生素條件下反復的細菌感染往往是產生耐藥性的罪魁禍首,而傳統的抗生素治療無法有效破壞耐藥細菌形成嚴重感染。因此,基于細菌感染傷口復雜的化學、物理和生物學特性,耐藥細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療面臨著重大挑戰,迫切需要探索抑制耐藥細菌感染的非抗生素治療策略。生物刺激響應類材料可以通過改變自身的理化性質或化學鍵破壞從而釋放殺菌成分來實現按需抗菌,因此在未來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具有自主刺激響應能力的材料可以及時應對傷口微環境的變化,最大限度地抑制感染。鑒于細菌感染的多因素特點,亟需開發能對細菌微環境變化做出反應的智能自激活按需抗菌傷口敷料,以實現自我診斷和治療。
圖 1 細菌響應水凝膠CAOP/M/PL的制備及應用示意圖。
圖 6 CAOP/M/PL水凝膠對MRSA感染運動創面的修復能力。CAOP/M/PL水凝膠在小鼠運動部位創面的修復中能夠有效控制細菌感染,通過加速傷口上皮化、促進細胞遷移、改善血管及皮膚附屬物形成以提高傷口愈合質量。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nsr/nwae044
郭保林課題組簡介:https://gr.xjtu.edu.cn/web/baoling/home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四川大學李建樹教授/楊佼佼副研究員 Small:用于清除胞內菌感染的級聯靶向納米系統 2024-05-08
- 武漢科技大學王曉強《Nano Lett.》:基于硼簇的“離液效應”構建細菌響應型水凝膠用于近紅外二區光熱治療 2024-04-09
- 王曉強/孫燕/孫耀/Peter J. Stang院士 PNAS:基于金屬-有機環/籠的細菌響應多層創面敷料促進傷口愈合 2024-04-02
- 四川大學李繼遙/梁坤能/楊佼佼 CEJ:貽貝啟迪的濕粘附長效抗菌水凝膠用于牙周炎的治療 2025-03-12
- 東華大學王義 AFM:碳納米管基光活性COF協同構建多功能抗菌水凝膠 2023-12-14
- 湖南大學白玉罡教授課題組 AHM:兩親性掩蔽策略用于提高抗菌肽模擬物的血液相容性 2022-05-18
- 杭師大黃又舉教授團隊 JACS:超低表面能界面微環境構筑大面積超晶格單層膜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