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癥性腸病(IBD)是一組病因不明的腸道慢性、復發性炎癥性疾病。患者通常在成年早期被診斷出來,并因慢性炎癥而出現終生癥狀,其嚴重程度和治療反應各不相同。與普通人群相比,IBD患者患抑郁癥和焦慮癥的風險可能更高。該患者群體出現抑郁或焦慮會導致生活質量下降,使 IBD 的臨床管理復雜化,甚至增加活動性疾病的發生頻率。盡管研究表明許多慢性疾病由于病程漫長而導致抑郁和焦慮的風險增加,但腸道和大腦之間復雜的溝通,稱為“腸-腦軸”或“微生物群-腸-腦軸”,可能會使IBD患者特別容易患上精神疾病。雖然這種關聯的方向以及這種關聯背后的因果機制仍然不確定,但是大量證據表明IBD與抑郁或焦慮之間的聯系可能是雙向的。因此,研究IBD和精神合并癥的病因并開發新的治療干預途徑是必要的。
圖1. SP@Rh-gel治療用于治療炎癥性腸病及其伴發焦慮和抑郁
圖2.SP@Rh-gel的合成與表征
圖3.SP@Rh-gel預防DSS誘導的焦慮和抑郁行為變化
研究者建立了一個慢性結腸炎模型,并在治療期間對小鼠進行了行為學測試。結果顯示,與DSS組相比,SP@Rh-gel治療組的小鼠在曠場測試(OFT)中表現出更多的中央區域停留時間,在高架十字迷宮(EPM)測試中在開放臂的停留時間和穿越頻率顯著增加,這反映了焦慮行為的減輕。在強迫游泳測試(FST)和尾部懸掛測試(TST)中,SP@Rh-gel組的小鼠的不動時間顯著減少,這表明抑郁行為得到了緩解。這些結果表明,SP@Rh-gel能夠有效地減輕由DSS誘導的慢性結腸炎小鼠的焦慮和抑郁樣行為。
浙江大學博士后鐘丹妮和浙江大學博士生金康裕、王若溪為本文的第一作者與共同第一作者。浙江大學周民教授、路靜研究員和新加坡國立大學陳小元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上述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院醫藥轉化項、博士后面上項目等基金項目的大力支持。
周民團隊近年來率先在微藻活性生物材料生物醫學應用方向開展系列工作。前期,周民團隊開展了活性微藻口服藥物遞系統用于胃腸道疾病治療及放療防護(Sci. Adv. 2021; Nat. Commun.2022; ACS Nano, 2023); 腫瘤治療 (Nat. Commun, 2023; Adv.Drug Deliv. Rev., 2023; Sci. Adv. 2020; Adv. Funct. Mater. 2020; Small 2020;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Theranostics 2021; View 2021);感染性疾病治療(Nano Today 2023,; Adv Therapeutics. 2020)、重金屬解毒(Nano Today 202)以及糖尿病治療(ACS Nano 2023,)等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開創性的進展。該團隊正在開展微藻藥物的大動物模型藥理和毒理學系統研究,推動其臨床轉化。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ma.202312275
- 暨大劉明賢教授團隊 Nano Today: 含有多酚@埃洛石的海藻酸鹽微球用于益生菌遞送和炎癥性腸病治療 2025-02-19
- 華東理工劉潤輝教授、葉邦策教授 AHM:新型口服遞送系統包封智能工程菌用于炎癥性腸病治療 2024-12-20
- 華中大羅亮教授/同濟醫院田德安教授聯合團隊 ACS Nano:口服仿生細菌鞭毛的納米纖維用于炎癥性腸病的靶向CT成像與治療 2023-02-20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ACS Nano》:螺旋藻外泌體水凝膠用于骨關節炎治療 2025-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