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纖維增強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CFRP)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和人造衛(wèi)星等領域廣泛應用。然而,CF表面呈現微晶石墨結構并表現出化學惰性,并且CF與基體之間存在較大的模量差異,導致界面區(qū)域內的應力傳遞效率較差。此外,CF/環(huán)氧樹脂復合材料通常需要在高溫條件下保持結構完整性。然而,目前市售的CF表面施膠劑大多是環(huán)氧基聚醚基長鏈聚合物,在高溫下非常容易軟化和降解,所以無法充當碳纖維和樹脂基體之間的橋梁,導致高溫條件下CF復合材料的界面粘合性能下降。因此,C復合材料的整體耐熱性主要受界面層高溫性能的制約。
基于上述背景,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在碳纖維表面引入了納米粒子(GO@CNTs)和自主研發(fā)合成的高性能熱塑性樹脂聚芳醚腈酮(PPENK),如圖1所示。GO和CNTs 主要由具有sp2雜化軌道的碳原子組成,形成高度穩(wěn)定的C-C結構,從而具有優(yōu)異的強度和剛度。此外,在高溫下,具有協同增強效應的剛性結構(GO@CNTs)充當錨,顯著增強了CF和環(huán)氧樹脂之間的機械嚙合作用。PPENK含有非共平面扭曲鏈的二氮雜萘酮(DHPZ)結構,賦予了其高的玻璃化轉變溫度(260-306 ℃),也給予了材料高強度、高模量以及優(yōu)異的耐熱性能。然而,與納米材料GO@CNTs相比,其剛性和模量較低。因此,PPENK可以作為柔性結構充當連接剛性結構GO@CNTs和環(huán)氧樹脂之間的橋梁,有效地彌合了復合材料界面區(qū)域的模量不匹配的問題。這是通過在界面區(qū)域構建具有適度模量的梯度模量界面層來實現的,這有助于在高溫下將載荷從環(huán)氧樹脂均勻有效的傳遞到CF表面。
圖 9. 改性 CF 復合材料:(a) AFM 圖像,(b) 界面模量直方圖,(c)界面結構示意圖。
原文鏈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ami.4c04051
- 北化賈曉龍/楊小平團隊、南昆大王浩團隊 Compos. Part B 專刊特邀綜述:電磁技術在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制造中的應用 2025-02-21
- 東華大學陳志鋼教授團隊 AFM: 仿生設計碳纖維/二氧化鈦@聚吡咯光熱-電熱織物用于全天候海水蒸發(fā) 2025-02-15
- ERAU江一舟/武科大程濛等 CEJ:基于連續(xù)編織碳纖維電極的超強超級電容同軸直寫技術 2024-09-27
- 暨南大學寧印教授 Angew:單晶顆粒內部微觀結構的空間調控 2025-05-05
- 東華大學劉庚鑫團隊 Macromolecules:軟納米粒子熔體流變揭示解纏結的原理和極限 2025-04-17
- 浙江大學周民團隊《Adv. Sci.》:吸入式納米粒子誘導細菌銅死亡用于感染性肺炎治療 2025-02-27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CEJ:利用有機/無機混雜界面模量過渡層提升玄武巖纖維增強高性能熱塑性樹脂基復合材料性能 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