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鄧維禮/楊維清教授團隊 CEJ:體溫觸發粘合離子導電水凝膠
2024-09-03 來源:高分子科技
心電圖 (ECG)、肌電圖 (EMG) 和腦電圖 (EEG) 等生物電信號是人體的基本生理指標,為了解生物運動規律和生理紊亂的內在機制提供了寶貴的信息。為確保穩定、精確地記錄這些信號,靈活可穿戴和生物兼容的電極至關重要。然而傳統商用電極在與人體皮膚接觸時存在貼合性差、易引起不適等問題;而現有的柔性生物電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些問題,但仍存在粘附性不強導致信號采集不穩定等缺陷。近年來,水凝膠因其獨特的生物相容性、柔軟性以及可調節的機械和電學性質,成為了生物電子領域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制備具有高韌性、強粘附性和按需脫落的水凝膠仍是一項挑戰。
圖1.具有溫度調節粘附性的 PGS 水凝膠示意圖。
圖2. PGS 水凝膠的表征和機械性能。
圖3.體溫觸發 PGS 水凝膠的機理。
圖4. PGS 水凝膠的導電性能和穩定性。
圖5.應用 PGS 水凝膠作為肌電電極。
作者用PGS水凝膠表皮電極來記錄心電和肌電信號,其性能與商業Ag/AgCl電極相當。實驗結果表明,PGS水凝膠電極可以成功采集肌電信號并準確記錄心電信號的波形。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55195
作者簡介:
鄧維禮,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海外高層次留學人才,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及河濱分校(UCR)訪問學者。長期從事納米功能材料及柔性電子的基礎研究,近年來,以第一或通訊作者身份,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Nano Energy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包括ESI熱點論文1篇,ESI高被引論文7篇,封面論文8篇,論文引用7600余次,相關研究成果獲授權發明專利10余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SAF聯合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四川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四川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央高校科技創新項目等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指導多項SRTP國創項目,入選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年會1次,指導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美青年創客大賽、全國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等國家A類學科競賽,獲全國三等獎5次,四川省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3次。指導的研究生多人次獲國家獎學金及四川省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個人主頁:https://faculty.swjtu.edu.cn/dengweili/zh_CN/index.htm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刊物或媒體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3D打印摩擦器件團隊《Small》:體溫觸發的結構化水凝膠傳感器 2025-01-10
- 魯雄/韓璐教授團隊 ACS Nano:體溫觸發快速粘附及按需剝離可逆粘附水凝膠助力無損傷皮膚護理 2022-05-16
- 華南理工大學宋文婧/任力團隊 AHM:一種通過調控交聯網絡形成順序用于顯著提升粘合劑長效濕粘附性能的策略 2025-03-26
- 川師大趙麗娟教授、王義副教授 Mater. Horiz.:通過協同氫鍵和偶極-偶極交聯構建超高拉伸、自恢復、自愈合且粘附性水凝膠 2025-01-10
- 西安交大成一龍教授團隊 Adv. Mater.:一種用于快速止血、加速組織損傷愈合和生物電子學的高濕組織粘附性抗溶脹水凝膠 2024-12-26
- 寧波材料所王榮/上海大學尹靜波/寧波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沈毅 Adv. Mater.:植酸誘導模量梯度離子導電水凝膠壓力傳感器 2025-01-20
- 天工大范杰/張青松教授、江南大學萬愛蘭副教授 JCIS: 基于PNIPAAm的溫度響應離子導電水凝膠-用于柔性應變和溫度傳感 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