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魚利用翼狀胸鰭進行獨特的振蕩游泳,為設計潛在的快速、高效且機動性強的軟體游泳機器人提供了寶貴的靈感。然而,至今這種能力尚未在軟體游泳器中完全實現。在一個單一的軟體游泳器中同時具備高速、高效率和高機動性,同時保持簡單的驅動和控制,依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近日,北卡州立大學(NCSU)尹杰教授團隊聯合弗吉尼亞大學(UVA)董海波教授、Daniel Quinn教授團隊,巧妙利用單穩態結構設計了一款利用自發快速彈跳實現快速且靈活游動的仿魔鬼魚的機器魚,創造了目前為止最快的游動速度(6.8身長每秒,相當于156.4 mm/s),同時具備高機動性,可實現貼近水面和水下游動。
該工作以”Spontaneous snapping-induced jet flows for fast, maneuverable surface and underwater soft flapping swimmer”為題近日發表于”Science Advances” 雜志上,并且文章同時被Science雜志和Science Advances首頁亮點報道。團隊博士生清海濤領銜第一作者,其他共同作者包括博士生郭佳誠(UVA),朱遠航博士(UVA,現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助理教授),赤銀鼎博士(NCSU),洪堯燁博士(NCSU),董海波教授和Daniel Quinn教授,論文唯一通訊作者為尹杰教授。
研究人員最初的目標是設計一種同時具備高速、高能效和高機動性的軟體水下機器人。正如常見的研究路徑,他們從大自然中尋找靈感。盡管人們可能會首先想到以旗魚或其他以速度聞名的魚類為模型,但研究人員卻被魔鬼魚及其獨特的“翼狀胸鰭”深深吸引。這款軟體機器魚擁有與魔鬼魚類似形狀的鰭,鰭的材料在展開時保持穩定。鰭連接在一個柔性的硅膠主體上,主體內含一個可充氣的腔體。通過向腔體充氣,可以迫使鰭向下彎曲——類似于魔鬼魚拍動鰭的下拍動作。當腔體中的空氣排出時,鰭會由于內在彈性恢復力的驅使,自發地快速回彈到初始位置,不需要額外的能量輸入(圖1)。相比于團隊之前研發的雙穩態蝶泳軟體機器人,這款機器魚不僅簡化了驅動過程,而且節省輸入能量的同時實現了比之前更快的速度和更好的機動性。同時,該機器魚的結構設計和性能表現得到了幾位審稿人的一致好評。圖1E展示了通過簡單調節單輸入驅動頻率 f實現單穩態軟體游泳機器人在非結構化水下環境(如簡單的垂直障礙物通道)中的導航能力。障礙通道由兩個上部和一個下部平板障礙物組成。降低驅動頻率 f使機器人下潛,而增加 f 則使其以可調攻角上升,表現出“W”形游泳軌跡,從而成功通過障礙物通道。
圖1 仿魔鬼魚的機器魚的設計
圖3 具有高碰撞恢復力的簡單水下垂直障礙巡航
具備多模式的水面和水下游泳能力,并能在不同深度進行游動,這款軟體游泳機器魚通過簡單調節單輸入驅動頻率,能夠在更加復雜且非結構化的水下環境中穿越障礙,實現潛在的高效巡航。圖3顯示通過調節驅動頻率,軟體游泳機器魚在由頂部兩個泡沫板(作為上方障礙物)和底部一個金屬板(作為下方障礙物)組成的水下障礙中的巡航表現,包括無碰撞 (i) 和發生碰撞 (ii) 的情況。虛線表示其游泳軌跡。在 (ii) 和 (iii) 中,軟體游泳機器人在下潛和上升過程中分別與上方和下方障礙物發生碰撞。3B顯示了在其導航過程 [(A), i] 中,對應的攻角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軟體游泳機器魚的上升和下降機動通過平衡三個垂直力來實現:重力、浮力和升力。機動過程中重力保持不變。當氣動腔充氣導致翼片翻轉時,浮力增加。在翻轉運動過程中,升力也會增加,因為向下偏轉的翻轉噴射比向上偏轉的回彈噴射更強。這種噴射強度的差異可能導致正的頻率相關升力。因此,通過調節驅動頻率可以實現受控的垂直機動。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adv.adq4222
- 麥吉爾大學李劍宇課題組 Adv. Sci.: 利用超聲空化的快速、無引發劑的高性能水凝膠制備方法 2025-04-24
- 寧波材料所陳濤/尹愷陽團隊 Adv. Mater.:光誘導雙動態鍵液晶彈性體致動器的快速可逆時空編程 2025-04-18
- 東華大學武培怡/孫勝童團隊 NSR:高熵相分離驅動水凝膠快速軟硬切換 2025-03-05
- 寧波材料所劉小青研究員團隊 Mater. Horiz.:高溫觸發交聯策略助力有機相變復合材料自阻燃 2024-08-28
- 哈工大冷勁松院士團隊《Adv. Funct. Mater.》:一種具有靈活功能導向特性的組裝力學超材料 2024-03-30
- 西安交大黃銀娟教授團隊 Small:pH靈活調控的共軛均聚物1D多級自組裝 2024-02-26
- 復旦大學徐凡教授團隊 Nat. Comput. Sci. 封面:手性扭轉力學解碼沙漠植物生存策略 2025-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