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孫晨凱課題組 ACS Nano:低成本聚合物給體PTQ16-10實現19.52%效率的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4-12-31 來源:高分子科技
溶液加工的有機太陽能電池(OSCs)憑借其輕便性、柔性、以及半透明性等優點,在光伏領域贏得了廣泛矚目。在有機光伏材料和器件工程快速發展的推動下,OSCs的能量轉換效率(PCE)已超過20%,達到了商業化應用的門檻。要實現OSCs的產業化,低成本、高性能和高穩定性是必不可少的。然而,當前報道的大多數高性能有機光伏材料普遍面臨合成工藝復雜、提純難度大、產量有限等挑戰,這些因素直接推高了光活性層材料的成本,這不利于實現大規模制備和商業化應用;同時,當前在探索低成本高效有機光伏材料方面,相關研究尚顯不足。因此,開發新型的低成本和高性能的有機光伏材料對于推動OSCs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針對上述問題,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大力支持下,鄭州大學化學學院孫晨凱課題組通過在前期開發的低成本高效聚合物PTQ10的分子骨架中引入簡單結構的苯并三氮唑(BTA)單元,設計合成了兩個低成本的三元共聚物給體PTQ16-10和PTQ16-20。與PTQ10相比,BTA單元的引入導致了兩個三元共聚物增加的光吸收系數、上移的能級、更有序的分子π-π堆積、增強的分子結晶度和更好的電荷傳輸能力。因此,基于PTQ16-10:K2的OSCs實現了增強的電荷生成和傳輸,最終實現了18.83%的PCE。此外,通過引入另一種結構相似的受體K6作為第三組分,基于PTQ16-10:K2:K6的三元體系的能級排列、微觀形態和電荷轉移得到了進一步優化。最終,三元器件實現了19.52%的PCE,這是基于低成本有機光伏材料的OSCs的最高PCEs之一。
論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2268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港理工李剛教授 Adv. Mater.:探尋全聚合物三元太陽能電池策略對改善burn-in效率損失的形貌和光物理機理 2023-02-13
- 北航霍利軍教授團隊《AEM》:合理調節呋喃類聚合物鏈內構象實現PCE超過14%的單結有機太陽能電池 2021-03-22
- 東華大學俞建勇院士/李發學教授/高婷婷副教授 ACS Nano:用于大規模、低成本、高效太陽能海水淡化蒸發器的全纖維素基芯吸織物 2025-03-11
- 廣西大學林寶鳳教授團隊 CEJ: 便捷、低成本的多糖基抗菌傳感器用于糧食存儲中的吸潮和糧堆熱的全方位監測 2025-02-22
- 吉大張越濤教授 Angew:低成本催化劑開啟閉環回收新篇章 2024-12-30
- 天津大學葉龍教授等 EES:分子增韌新策略協同提升有機光伏電池的效率、穩定性、本征可拉伸性、機械耐久性和輸出功率 2025-02-13
- 南昌大學陳義旺、胡笑添團隊 Adv. Mater.:多模態能量耗散使柔性有機光伏認證效率突破19% 202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