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與奧巴馬的親密接觸
2009-11-19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美國總統奧巴馬與上海青年交流活動的余韻17日仍在滬上流傳,16日主持會議的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教授17日上午接受香港《大公報》記者專訪,暢談與奧巴馬接觸和參與活動后的感受。
楊玉良認為,透過這樣的短暫交流,奧巴馬充分認識到了中國青年的能力,兩國應當加強溝通和交流,特別是要注重對各自文化的了解與理解。
作為大會的主持人,楊玉良在活動開始和結束后都與奧巴馬有近距離接觸。活動開始之前,他帶著3名學生在電梯口迎接奧巴馬。在交談中,奧巴馬盛贊楊玉良和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并提出分別與他們合影,這出乎意料之舉,在楊玉良看來展現了奧巴馬的隨和與親和力。
活動結束后,楊玉良送奧巴馬和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等乘電梯下樓,奧巴馬輕松地問身邊的人,自己在會場是否表現得體,奧巴馬向楊玉良指指身邊的幾個工作人員,稱他們的孩子都在學中文,他還由衷感嘆地說,“真希望和洪博培一樣學中文”。
楊玉良表示,乘電梯下樓短短一分鐘,但他感受到奧巴馬對于中文和中國的重視,這應該也是奧巴馬在演講中提到將準備再派10萬人來中國學習的主要原因,此前在中國學習的美國人只有1萬多人,大大低于中國赴美留學生的數字。
對于奧巴馬在演講和答問時反復推銷美國的價值觀,楊玉良認為,青年們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以為都會全盤接受。他說,當晚活動結束后,看到網上還有不少人向奧巴馬提問,其中不乏對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行為猛烈抨擊。他相信,如果對話時間更長一點,肯定會有人提出類似更尖銳的問題,之前他是準備好現場會有激烈交鋒的,但有交鋒也正常,畢竟成長于不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中美雙方對于利弊判斷的標準不同,這也再次提醒中國學界,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讓中國文化為世界所了解和理解。
楊玉良透露,此前作為中美兩國的合作典范,復旦大學和耶魯大學一直有良好的合作,今后將更加注重合作研究人文學科和藝術教育,他還設想雙方能夠合作研究未來20年至30年中美關系的發展問題。他預計,中美關系應該是未來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需要兩國學者加深了解和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的美國研究中心是國家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國家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作為美國研究中心的創始者,復旦已故校長謝希德教授為中美關系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謝校長以其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在內地高校中首創美國研究中心,并親任該中心主任。此后,她多次親赴美國,帶回了美國國會持續資助復旦美國研究的諾言,也帶回了美國人民的友誼。20年來,美國研究中心獲得美國國會撥款資助近1000萬美元。
楊玉良認為,透過這樣的短暫交流,奧巴馬充分認識到了中國青年的能力,兩國應當加強溝通和交流,特別是要注重對各自文化的了解與理解。
作為大會的主持人,楊玉良在活動開始和結束后都與奧巴馬有近距離接觸。活動開始之前,他帶著3名學生在電梯口迎接奧巴馬。在交談中,奧巴馬盛贊楊玉良和學生們的英語水平,并提出分別與他們合影,這出乎意料之舉,在楊玉良看來展現了奧巴馬的隨和與親和力。
活動結束后,楊玉良送奧巴馬和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等乘電梯下樓,奧巴馬輕松地問身邊的人,自己在會場是否表現得體,奧巴馬向楊玉良指指身邊的幾個工作人員,稱他們的孩子都在學中文,他還由衷感嘆地說,“真希望和洪博培一樣學中文”。
楊玉良表示,乘電梯下樓短短一分鐘,但他感受到奧巴馬對于中文和中國的重視,這應該也是奧巴馬在演講中提到將準備再派10萬人來中國學習的主要原因,此前在中國學習的美國人只有1萬多人,大大低于中國赴美留學生的數字。
對于奧巴馬在演講和答問時反復推銷美國的價值觀,楊玉良認為,青年們有自己的判斷,不要以為都會全盤接受。他說,當晚活動結束后,看到網上還有不少人向奧巴馬提問,其中不乏對美國在阿富汗、伊拉克的行為猛烈抨擊。他相信,如果對話時間更長一點,肯定會有人提出類似更尖銳的問題,之前他是準備好現場會有激烈交鋒的,但有交鋒也正常,畢竟成長于不同的歷史文化環境中,中美雙方對于利弊判斷的標準不同,這也再次提醒中國學界,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讓中國文化為世界所了解和理解。
楊玉良透露,此前作為中美兩國的合作典范,復旦大學和耶魯大學一直有良好的合作,今后將更加注重合作研究人文學科和藝術教育,他還設想雙方能夠合作研究未來20年至30年中美關系的發展問題。他預計,中美關系應該是未來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需要兩國學者加深了解和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復旦大學的美國研究中心是國家最早建立的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主要機構之一,也是國家高校第一個專門從事美國研究的機構。
作為美國研究中心的創始者,復旦已故校長謝希德教授為中美關系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5年,謝校長以其遠見卓識和不懈努力,在內地高校中首創美國研究中心,并親任該中心主任。此后,她多次親赴美國,帶回了美國國會持續資助復旦美國研究的諾言,也帶回了美國人民的友誼。20年來,美國研究中心獲得美國國會撥款資助近1000萬美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真真)
相關新聞
- 復旦大學教授楊玉良院士:古籍保護須解“卡腦子”問題 2019-10-24
- 楊玉良院士、史安昌教授、王振綱教授做客中科院應化所“應用化學系列講座” 2016-05-03
- 楊玉良卸任復旦校長投身古籍保護 系高分子化學物理博士 2014-11-07
- 奧巴馬財政預算報告要求科研整體投入增長1% 201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