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疏水涂層具有類似荷葉的超疏水特性以及廣泛的應用(自清潔、延遲結冰/結霜、抗灰塵沉積等)而備受關注。然而,大多數超疏水表面的微納米結構容易在外力作用下磨損,導致超疏水性能失效。同時,光伏玻璃表面沉積灰塵明顯影響發電效率,抗干灰塵沉積或減少沖洗次數,一直是光伏行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浙江工業大學馮杰團隊近年來在固體表面抗干灰塵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光伏表面抗干灰塵研究(Prog. Org. Coat, 2023, 183, 107679);干灰塵冷凝彈跳去除機理(ACS Omega, 2023, 8, 5731);荷葉和美人蕉葉戶外長期抗干灰塵研究(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0, 12, 53394);超疏水表面用于反紅外抗灰塵(Sol. Energy Mater Sol. Cells, 2019, 129;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8, 10,40219);惰性硅油填充 PDMS 涂層在戶外的抗干灰塵研究(J Coat Technol Res, 2024),等。
本研究成功開發了一種基于動態pH響應機制的水性超疏水智能涂層(WRSH)體系,通過分子層面的可逆界面重構實現了涂層可復涂性與超疏水性的動態平衡(圖1)。其創新性設計體現在:選用具有質子響應特性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作為聚合物骨架,構建動態胺基功能化網絡。當涂層暴露于揮發性醋酸時,DMAEMA鏈段中的叔胺基團發生質子化反應(-N(CH3)2→ -N(CH3)2 H+),引發涂層表面由超疏水表面向超親水態的可逆轉變,該過程賦予涂層獨特的可修飾特性,使得新涂層與原涂層也具有較好的結合界面。在環境干燥條件下,醋酸分子從聚合物網絡中脫附,發生去質子化(-N(CH3)2 H+→ -N(CH3)2),體系恢復初始超疏水狀態,形成"疏水防護-親水修復"的動態循環機制(圖2)。
圖3 水性超疏水可復涂涂層在戶外玻璃及光伏板上抗灰塵性能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smll.202410171
- 北京林業大學李建章教授團隊《ACS Nano》:受植物細胞啟發的水性木材膠黏劑膠接強度和保水性能解耦 2025-04-17
- 大連理工大學蹇錫高院士團隊 AFM:穿山甲鱗片結構啟發的高強度可修復超分子水性聚合物網絡 2025-04-04
- 華東理工趙玲教授團隊 Adv. Sci.:適用于創新建筑冷卻的超高膨脹倍率發泡材料 2025-03-25
- 西工大顏紅俠教授團隊 Small:利用超支化聚硼磷酸酯制備具有超高韌性和防火安全性的透明環氧樹脂 2025-05-04
- 中國科大江雷/趙創奇團隊 Macromolecules:具備均勻多重網絡結構的高強韌且高透明水凝膠 2025-04-18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聯合武漢大學 AFM:一種用于植物生長照明和光學溫度傳感雙功能的可回收發光透明木膜 2025-04-16
- Orlando J. Rojas教授/盧翊研究員 AFM:木質素原位重組超疏水木材 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