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系鋅離子電池作為新型儲能體系,近年來因其高安全性、低成本和高理論容量等優勢受到廣泛關注。在各種ZIBs正極材料中,碘因其儲量豐富和高理論比容量特性,使其成為儲能設備有希望的候選者。然而,正極側多碘化物(I??/I??)易在電解質中溶解擴散導致穿梭效應。同時,水溶性的多碘化物擴散到鋅金屬負極與鋅金屬發生化學反應會消耗活性鋅并影響電池性能。因此,同時解決多碘化物的穿梭效應和鋅負極副反應的問題對實現高性能Zn-I2電池的開發至關重要。近年來,離子液體添加劑由于可以通過帶電基團錨定多碘化物,因此受到重點關注,但其高粘度導致的離子遷移速度慢及不均勻界面層形成等問題,限制了其實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兼具多碘化物錨定、鋅負極穩定化與高效離子傳輸的新策略,實現高性能鋅碘電池。
圖1 LE和PVEMA聚合物電解質中鋅離子沉積和多碘化物穿梭行為示意圖
圖2 聚合物電解質的相互作用表征和物理性質
圖3 不同電解質的鋅沉積形態及副反應抑制特性
圖4 Zn/Zn2+可逆性表征
圖5 鋅碘全電池性能表征
作者進一步進行了原位拉曼光譜測試,結果表明在PVEMA中I3-信號顯著減弱,說明PVEMA能有效抑制多碘離子穿梭效應。吉布斯自由能計算表明PVEMA能促進I3-→I-轉化動力學。得益于PVEMA良好的抑制多碘離子穿梭和副反應的能力,基于PVEMA組裝的鋅碘全電池展現出穩定的循環壽命。其軟包電池容量可達220 mA h g-1,經過250次循環后容量保持率為90.2%,進一步證實PVEMA的實際應用潛力。
以上研究成果近期以“α-Methyl Group Reinforced Amphiphilic Poly (ionic liquid) Additive for High-Performance Zinc-Iodine Batteries”為題,發表在《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ngew. Chem. Int. Ed. 2025, e202423326)上。東華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吳琛為文章第一作者,焦玉聰研究員和武培怡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nie.202423326
- 復旦聶志鴻/黃霞蕓 Soft Matter:基于兩親性聚電解質的Janus太陽能海水淡化策略 2025-02-26
- 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彭玲/中國藥大劉瀟璇/港大黃思齊 ACS AMI:兩親性樹形分子包裹的伊馬替尼針對轉移性卵巢癌的有效治療策略 2025-01-06
- 蘇州大學張偉教授團隊 Angew:消旋聚合物體系中全局域手性的動態切換 2024-11-13
- 浙理工王新平/周嫻婧與斯德哥爾摩大學Jiayin Yuan教授ACS Macro Lett.: 溫控“開-關”的三氮唑聚離子液體催化劑 2025-04-25
- 蘇州大學嚴鋒教授團隊 AM:基于硼酸酯動態交聯的聚離子液體水下粘合劑 2024-10-24
- 貴州大學謝海波教授/張麗華副教授 CEJ:多功能殼聚糖基聚離子液體雙網絡水凝膠電解質用于超級電容器和應變傳感器 202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