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工大/山東省科學院王振教授團隊 AFM:利用“自下而上”策略合成類細胞壁結構的抗膨脹水凝膠用于滲透能收集
2025-03-27 來源:高分子科技
能源轉型背景下,滲透能技術以其環境適應性與高效能轉化特性成為清潔能源研究前沿,其中反向電滲析(RED)的核心突破點在于離子選擇性膜的性能優化。盡管二維膜技術持續發展,但制備復雜度與成本問題仍阻礙其規;瘧谩Q芯勘砻,三維網絡聚電解質水凝膠通過帶電單體構建的多孔架構,兼具高離子選擇性與低成本優勢,顯著推進滲透能技術實用化進程。該材料雖存在過度親水引發的膨脹形變問題,導致機械/電化學性能衰退,但通過雙網絡構建、疏水改性及物理交聯等協同策略已實現體系穩定運行,證實其長期收集滲透能的工程可行性。進一步簡化制備工藝并強化環境兼容性,將成為該材料產業化應用的關鍵突破方向。
圖1 CMC-pAA-DLS凝膠網絡結構模型
圖2 改性木質素磺酸鈉與CMC-pAA-DLS凝膠的合成。
圖5 CMC-pAA-DLS基水凝膠的滲透能輸出性能。(a)滲透能輸出裝置示意圖;(b)不同組分水凝膠的滲透能輸出功率密度;(c)不同木質素含量CMC-pAA-DLS水凝膠的滲透能輸出功率密度;(d)不同CMC含量CMC-pAA-DLS水凝膠的滲透能輸出功率密度;(e)不同厚度CMC-pAA-DLS水凝膠的C-V曲線;(f) CMC-pAA-DLS凝膠連續運行2500秒的V-T曲線;(g)不同試驗區下的最大輸出功率密度;(h)不同鹽度梯度下滲透能輸出功率密度;(i)真實海水/湖水與實驗室模擬海水功率密度對比。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502946
版權與免責聲明:中國聚合物網原創文章?锘蛎襟w如需轉載,請聯系郵箱:info@polymer.cn,并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蘭州化物所王道愛研究員團隊 AFM:耐溶脹抗磨PAN/PVA-CaCl?復合膜基耐濕摩擦納米發電機用于海水淡化 2023-10-09
- 西安交大和玲/潘愛釗課題組 ACS AMI:膨潤土基抗膨脹水凝膠在砂巖質石窟文物中的原位形成及其長效保護研究 2022-11-13
- 寧波材料所趙文杰、嚴明龍 Small:污損抑制/阻抗與自我更新協同的可降解有機硅水凝膠涂層 2025-05-10
- 西南林大杜官本院士、楊龍研究員團隊 Nano lett.:面向水下電子皮膚的溫控響應纖維素基 Janus 智能水凝膠 2025-05-09
- 西安交大成一龍/初大可團隊 AFM:Tempo功能化不對稱功能水凝膠用于組織/器官損傷修復 2025-05-07
- 齊魯工大于得海教授 AFM:光等離子共振與納流體協同助力滲透能收集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