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針對學術不端現象擬建查處機制
2010-05-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教育部要探索建立學術不端行為監督、查處機制。這是近日教育部下發《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重點》時明確指出的。
教育部近日提出,今年開始的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重點其中一項重要的保障機制改革,就是加強學風和廉政建設。教育部要求完善以質量和貢獻為導向的學術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學術不端行為監督、查處機制。
近年來,西南交通大學、遼寧大學、廣州體育學院、武漢理工大學等高校部分領導學術論文或博士學位論文涉嫌抄襲紛紛被披露,學術不端已經不是個別現象。
教育部對學術不端現象也承認了其并不是個別現象。在分析學風不端現象頻繁出現的原因時,教育部曾表示,現行的科研管理制度政出多門、標準不一是造成科研低水平重復和投機取巧的客觀原因。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輝告訴記者,這在學校制度沒有建立起來的地方比較嚴重,但是在學校制度完善的高校,學術不端并不多見,所以提出要依法管理學校。
他說,對于學術不端的治理工作,歸根到底有賴于學校管理體制的改革。
此前,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楊光表示,要提高科研質量,目前高校教師“工分制”現象要改變。目前高校教師上幾節課,做一些科研,寫幾篇論文都與工資掛鉤,混過年度考核即可,過于浮躁。所以應該建立完善懲防學術不端行為的機制。
新聞背景
設專門渠道處理學術不端
教育部在今年最新的出版物中表示,完善懲戒機制也是一項關鍵內容。
這份公開發表的文章顯示,教育部要加大懲處力度,使得學者及責任單位不敢違背學術道德。政府部門、相關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和高校,要根據各自的管理職責制定學術不端的處理規定和程序,并設立專門渠道受理學術不端行為的舉報和申訴,加大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處理力度。
文章說,對經查證屬實的學術不端行為責任人給予行政處罰或者紀律處分,并將處理情況在適當范圍內予以公布究責。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教育部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 2022-02-14
- 教育部等:鼓勵擴招博士后,作為補充高校師資重要來源 2021-01-28
- 教育部發布《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 不得違規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時間!不得與研究生發生不正當關系! 2020-11-12
- 基金委發布科研不端行為調查處理辦法 2020-12-30
- 自然科學基金委主任楊衛:學者有德 行者守端 2017-02-10
- 《科學》微塑料幼魚熱點論文被控學術不端 201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