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學的前身是南京化工學院無錫分院和常州分院,自創立之初就肩負著為江蘇大型石化企業培養人才的重任,原名江蘇化工學院。1984年,江蘇省人民政府和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實施聯合辦學,1992年正式成為原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管理的部屬院校,并更名為江蘇石油化工學院。隨后,學校依托石化、依靠石化、聯系石化、服務石化,在與石油化工行業的共生中練就了助推行業進步的創新之“芯”,培養了服務行業的赤誠之“心”。2000年,學校開始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蘇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2年更名為江蘇工業學院,2010年更名為常州大學。32年來,常州大學為行業發展輸送了大量優秀人才,提供了多層次、立體化的服務。
依托行業 合作打造特色“芯”
自成立之初,就有大批來自石油化工行業的專家學者,擔任常州大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該校充分利用在石油化工行業科技開發的雄厚實力,努力打造創新科技服務體系,始終把服務石油化工行業作為自己應盡的義務,與中石化、中石油所屬的60余家國家大型、特大型能源支柱企業建立了良好的科研與產學研合作關系,解決了大量科技難題。中石化董事、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常州大學優秀校友戴厚良勉勵常州大學,要緊緊依托石油化工行業,繼續保持與中石化的緊密合作,突出學科發展重點,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常州大學每年積極申報中石化、中石油科研開發項目,為石油化工行業解決技術難題,培養技術骨干,培訓專業人才。為此,常州大學緊跟國內外石化企業發展的步伐,不斷引進具有工程背景的專業人才,在研發設施、設備投入上不斷加大力度,不斷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先后建成了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過程機械兩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的部級重點學科,材料學、化學工藝、油氣儲運工程、化工過程機械等4個省級重點學科,精細石油化工和油氣儲運工程兩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由國家財政部和江蘇省政府共同投資1500萬元,建設的常州大學油氣儲運工程中心是目前國內管線最長、功能最齊全的管輸技術研究試驗平臺。總投資達2000余萬元的常州大學石油化工工業中心,實現了從設計、制造到安裝、調試、使用全過程的自主研發和創新,為石油化工類專業本科生、碩士生,以及石化企業來校受訓員工提供了全實景的實驗實訓平臺。
秉承產學研結合、校企所共贏的服務宗旨,常州大學以服務行業、服務地方出成果為特色,取得了顯著的科研業績,形成了較強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在服務石油石化行業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常州大學副校長陳群教授歷時3年半領銜研發的“苯酚丙酮縮合催化劑的研制及在萬噸級雙酚A工業裝置上的應用”項目一舉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該項目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標志著我國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規模雙酚A完整生產技術。常州大學機械學院黃維秋教授承擔的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項目“油氣回收成套技術開發及工業化應用”獲得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他首創的整套油氣回收裝置采用多項專利和專有技術,可完全取代進口技術。九江石化等企業使用油氣回收裝置后,每年都可回收400噸以上汽油,價值200萬元以上,為企業節約了成本、消除了安全隱患,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常州大學化工學院單玉華教授的科技成果“甘油法環氧綠丙烷生產技術”得到了國內外石化企業的密切關注,40余家石化企業與之洽談技術合作,技術轉讓經費高達千萬元。
2009年,常州大學獲得各類科研成果獎19項,其中,獲原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獎10項。江蘇省省長羅志軍曾對常州大學的未來發展提出要求,他要求常州大學要“繼續保持發揚產學研結合特色,不斷提高服務行業、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抓住機遇辦出特色”。
反哺行業 人才培養謀雙贏
常州大學順應石油化工行業對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設置了與行業發展方向一致、產業結構調整方向一致的學科和專業群,并在合作與發展中實現人才培養的互動。訂單培養、合作培養、企業為學校開設專業培養“菜單”、學校進企業征求人才培養意見等有效舉措,使得校企雙方在人才培養與使用中實現了真正的默契和互動雙贏。常州大學與多家行業單位合作建立了實訓基地,每年都會有大學生前往揚子石化、中石化南京化學工業有限公司、中石化南京設計院、金陵石化南京煉油廠等企業實習。與此同時,許多行業專家也應邀來常州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座談。
- 常州大學楊宏軍和華南理工大學張廣照 Angew:質子轉移誘導的陰離子雜化共聚反應制備可回收高性能含硫聚合物 2024-09-19
- 常州大學楊榮副教授與合作者 Angew:基于有序-有序液晶相變的動態形變液晶聚合物 2024-01-17
- 南京工業大學孫世鵬/常州大學陸天丹 AFM綜述:不對稱電紡納米纖維膜的構筑及液體分離的探索 2023-12-02
- 蘇大李剛教授、美國Tufts大學Ying Chen教授/David Kaplan院士合作 AFM:人工培養肉 - 食品行業的可持續解決方案 2024-11-12
- 北京化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張立群:以社會重大需求為導向 堅持全鏈條協作和原始創新 2018-11-02
- 美國研發出超輕納米銀絲氣凝膠有望推動能源和電子行業發展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