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國高等教育的對外開放和國際交流合作
改革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中國高等教育過去的發展,靠改革開放;今后的發展,還要靠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把擴大教育對外開放作為推進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舉措,借鑒世界先進教育理念和管理經驗,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縮短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從 20世紀70年代未恢復派遣留學生至今,我們堅持“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的指導方針,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計 139 萬多人,近幾年每年出國留學和回國服務人數基本持平,形成了以國家重點資助公派留學為主導、自費留學為主流的格局。與此同時,來自世界近200個國家 ( 地區 ) 的學生在中國高等學校學習,2009年超過23萬人。我們在世界 88個國家和地區創設了282所孔子學院和 272個孔子課堂,注冊學生近25萬人,全球學習漢語約4000萬人。開放加快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也促進了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今后,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步伐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我們歡迎境外知名大學及企業到中國合作設立教育教學、科學研究機構或項目,爭取辦好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學校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項目,歡迎更多的世界一流專家學者來華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我們還要擴大政府間學歷學位互認,支持中外大學間的教師互派、學生互換、學分互認和學位互授聯授。要推動中國高水平教育機構海外辦學,廣泛開展國際合作和教育服務。對來華留學生,中國政府將增加獎學金數量,特別是重點資助發展中國家。
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各類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為人類教育事業發展開拓了廣闊的空間。高水平大學是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中堅力量。今天,國內外知名大學校長齊聚論壇,共析高等教育宏觀形勢,共商合作發展大計,這將是一個相互啟迪、多方受益的過程。中國正在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執著的努力,加快推進創建世界一流大學步伐。在座的有很多世界一流大學的領導者,我期待分享你們的實踐經驗和真知灼見,也期待中國大學改革發展實踐能夠給各國同行帶來一些啟示與共鳴。
在激蕩變化的時代中,世界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不會有一模一樣、一成不變的發展道路和模式。各大學之間,既有很多共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我相信,此次論壇給予與會代表的啟迪,將不僅有利于謀劃大學自身的美好愿景,而且有利于促進大學與企業、社會的聯系。只要我們攜手同行、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取得更多的成果、更大的成就。讓我們凝聚共識,務實合作,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為推動高等教育事業更好發展和人類文明更大進步 做出不懈努力和積極貢獻。
(——在第四屆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的講演摘要)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清華北大領跑亞洲 2019-09-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六所高校上榜 2019-07-02
- 北師大校長鐘秉林:高等教育重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 2010-07-15
- 教育部部長袁貴仁:高校要按社會需求改革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