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和研誰重要
2011-01-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論文、各種基金項目、國家級獎項、國家認證的學科帶頭人、院士、長江學者……在現行的高校評價體系中,這些名詞都是硬指標,權重因子大,而教學變得不那么“顯學”。因此,雖然年輕教師成為目前課堂的主力軍,但是在他們的心中,科研項目才是大事。
其實不光是青年教師,科研和論文幾乎成為高校所有教師的工作重心。高校日益成為我國科學研究的主力軍。從2005年到2008年,高校獲得國家技術發明獎在全國所占的比例從55.88%增加到81.08%,呈逐年遞增趨勢。
輝煌成績的背后,是高度重視。幾乎在每一所大學的介紹中,都可以看到:學校承擔了多少項“863”計劃項目、“973”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等,科研經費達到幾億元,SCI論文多少篇,獲獎多少項。每所高校都對發文章作出硬性規定,發不了文章就扣津貼。
與此同時,教學被邊緣化成為無法避免的無奈現實。有項目的老師沒有時間上課,有時間上課的老師也沒有辦法全心投入教學,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科研,有科研,才能發文章,才能完成考核。
制度設計應向教學傾斜
大學的功能是什么?傳承文明、培養人才、科學研究被普遍認為是現代大學教育的功能。但是,這幾大功能中,以什么為中心?目前我國的大學似乎并沒有一個清晰的定位。許多學校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如果你追問究竟是出一流的科研還是出一流的學生?答案往往會是既要一流的科研,也要一流的學生。一個簡單的事實是,在高校實驗室越來越先進、完善的同時,很多致力于教學的大學教師在學校里面連張辦公桌都沒有,多數人在家里備課,去學校講完就走,和學生交流也只有在教室的一點時間。
與大學的態度相反,學生對大學和老師的評價簡單而純粹,那就是課堂。課堂不精彩,他就聽得沒興趣,沒興趣,上課的熱情漸漸就轉移到其他方面去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朵英賢說:“有些課,特別是理工科的一些課程,主要靠課堂。如果他課堂聽不懂,下來自己復習很困難,一段時間之后,他就會放棄這門課。”
“大學的制度設計應該考慮職稱、評獎、評優等怎么向教學傾斜。”中國政法大學校長黃進說,“大學最主要的職責還是培養人才,科研和服務社會應該以此為中心。老師首先還是要教書育人。”
黃進分析,大學應當探討如何客觀評價老師的工作。大學里真正的好老師應該是教學和科研都好的。大學應該創造氛圍促使老師在教學上投入更多心力,并為他們提供保障條件。在中國政法大學,學生評教是很重要的一環。黃進認為要引導老師們形成“課比天大”的認識,并內化為自律行為。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京大學胡文兵教授教學論文介紹如何理解高分子鏈結構 … 2024-04-09
- 西湖大學楊陽教授:當教授最重要的是想教書,喜歡帶學生,喜歡教學生,心里有學生 2019-08-15
- 35位美國大學教授:沒有自己的觀點是中國學生的突出問題! 2019-07-22
- 北大雷霆教授課題組誠聘博士后、科研助理 - 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電子 2025-02-10
- 復旦大學李劍鋒團隊:首個理論模擬科研全流程自動化AI智能體 2025-01-25
- 天津大學史志遠教授團隊招聘科研助理 - 高分子化學、微凝膠/微囊泡/脂質體、酶包裹遞送載體、微流控 2024-12-17
- 吉大陳學思院士、孫靜教授團隊 JACS:聚類肽輔助因子精準調控熊果酸螺旋納米纖維原位動態組裝實現協同腫瘤增效治療 2025-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