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科院“創新2020”規劃:力爭實現七大目標
2011-01-2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三是研究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三分之一左右的研究所率先跨越發展,成為國際同領域具有強大競爭力和重要影響的研究機構。
四是優秀創新人才不斷涌現。至2020年擁有2000余名科技尖子人才和領軍人物、3000余名科技帶頭人。擁有結構合理、動態優化的高水平創新團隊,具備強烈創新意識和市場意識的科技產業化人才群體。
五是成果轉化能力顯著增強。有效促進高技術產業發展,為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提供有力支撐。至2020年形成覆蓋全國、特色鮮明的院地合作體系。
六是服務國家宏觀決策更加有力。不斷提出有重要影響的科學思想和有重要價值的咨詢建議。
七是國際科技合作更加活躍。成為中國科技界在國際上的重要代表,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區域科技合作中發揮核心或引領作用。
“‘創新2020’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們在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基礎上,頂層設計,統籌安排,形成了具體組織實施方案,將‘創新2020’規劃轉化成為可操作、可實現、可檢查的各階段目標任務。”中科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說。
分步實施創新突破
據白春禮介紹,“創新2020”的組織實施分為三個階段。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底為試點啟動階段,將組織實施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建設三類中心、建設區域創新集群、擇優支持研究所啟動實施“創新2020”;2012年至2015年為重點跨越階段,其目標是在事關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必爭領域實現重點跨越;2016年至2020年為整體跨越階段,將總體實現“創新2020”的戰略目標和發展圖景。
作為“創新2020”的抓手之一,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已經陸續啟動實施。目前未來先進核裂變能、空間科學、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應對氣候變化的碳收支認證及相關問題等4個A類先導專項正式立項。面向感知中國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低階煤清潔高效梯級利用關鍵技術與示范、深部資源探測核心技術研發與應用示范3個A類先導專項預啟動。
“圍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實施,我們將建設空間科學中心、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研發中心、地球科學儀器研發中心等一批基礎前沿科學中心、戰略高技術研發中心和重大公益性科技綜合研究中心,造就科技領軍和尖子人才,形成開放合作、持續攻關的體制機制。”中科院秘書長鄧麥村說。
同時,中科院還將以建設北京懷柔新園區、上海浦東科技園、廣東華南科技創新高地為重點,形成北京、上海、廣東等3個區域創新與轉化集群,推進產學研用結合,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
此外,中科院還將創新體制機制與管理,建立符合不同類型科技創新活動特點的科研活動組織模式、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資源配置模式、科技評價模式等。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JACS:具有動態活性位點的Ga/Zn雙單原子納米酶提高癌癥治療 2025-05-10
- 西工大于海東/梁飛、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琳琳團隊 Matter:摩擦電貼片通過銅死亡抑制術后黑色素瘤復發 2025-04-15
- 中科院化學所賈迪課題組 Nat. Commun.:利用光散射量化復雜凝膠體系中動態弱鍵的強度及物理交聯點密度 2025-04-08
- 中科院“創新2020”邁入重點跨越階段 2012-01-19
- 中科院全面實施“創新2020” 2011-01-26
- “創新2020”東北先進材料和綠色智能制造區域創新集群建設研討會召開 2010-10-14
- 天大封偉教授團隊 Nano Today:構筑固液獨立雙重網絡通道以實現動態目標的自主熱管理 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