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企業家,不把錢捐給中國的大學,而是捐給美國的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且捐款額高達1000萬美元,成為該校有史以來收到的最大一筆捐款。
可能很多人會對鐘馨稼的捐贈行為感到難以理解、難以接受,甚至會有人認為鐘馨稼的行為是崇洋媚外。
也許,從純粹的愛國情結來講,這樣的想法沒有錯,鐘馨稼的行為,也確實令人難以接受。中國有那么多的大學,除少數大學經費比較充裕、師生待遇比較好之外,其他大學都面臨經費緊張、負債沉重、師生待遇較差、教學條件改善難度較大的矛盾。如果企業家能夠慷慨解囊,給予大學一些資助,無疑對大學的發展是有積極作用的,對改善師生的教學和學習環境,也是了很大幫助的。
問題在于,盡管多數大學經費都不十分充裕、負債也很多,但是,又有幾所大學不存在嚴重的奢侈浪費、決策失誤現象呢?又有幾所大學校長是在認真地抓教學與科研、老師是在認真地從事教學與科研呢?要知道,如今很多大學,每年用于迎來送往、大吃大喝,甚至娛樂休閑等方面的支出,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建造豪華辦公大樓、購置享受物品等方面的支出,真正能夠用于教學和科研的,少得可憐。與此同時,能夠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的教師,也是越來越少。更多的教師,都在利用各種機會掙錢,或開講座、辦培訓班,或多頭兼職,或大肆帶研究生,更有甚者,為了爭名奪利,不惜剽竊他人的科研成果。從而,使大學的社會信用度越來越低、外在形象越來越差。
相反,國外的大學,尤其是國際知名大學,無論是學校的管理者還是教師,無論是教學激勵措施還是科研指導辦法,都是以鼓勵教師從事教學和科研為主導,以培養優秀的學生和提供最先進的科研成果為基礎,具有良好的教學和科研風氣。因此,塑造了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提高了學校的社會信譽度,企業也很愿意對學校提供幫助和支持。
我們并不排除鐘馨稼對河濱分校的捐助有自身的目的。因為,鐘馨稼的溫斯頓電池公司本身就是專門從事生命源稀土仿生鋰電池材料及稀土鋰釔、稀土鋰硫可充電電池研發生產的專業性公司。而河濱分校在研究開發高科技產品方面也具有很強的實力,鐘馨稼將1000萬美元捐贈給河濱分校,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更長遠的合作,為企業尋求更廣泛的技術領域和發展空間。
但是,誰又能否認,河濱分校能夠得到鐘馨稼的認可,并獲得鐘馨稼的捐助,更多的還是憑借自身的科研實力和開發水平以及對待科研的態度呢?要知道,對一名企業家來說,只要沒有受到外界的干預和影響,他的任何決策都是經過仔細研究和推敲的,尤其象捐贈這樣的決策,更是在深思熟慮以后作出的。我想,鐘馨稼在作出這一決策以前,也一定對中外大學進行過比較,也對是否選擇捐助中國的大學進行過考慮。因為,中國的大學從事清潔電池、太陽能研究的也很多,但是,鐘馨稼最終還是選擇了河濱大學,這難道不值得中國的大學思考嗎?正在從事同類產品研究和開發的大學難道不感到臉紅嗎?
而事實上,對鐘馨稼捐助河濱大學的做法,多數網友也是持支持和贊成態度的。而支持鐘馨稼的主要原因,則是對中國大學形象、信譽、管理以及教學、科研風氣不滿的一種發泄。
- 道恩集團向北京化工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000萬元 2017-05-17
- 朗盛集團向青島科技大學捐贈轉矩流變儀 2012-08-16
- 大學接受捐贈須嚴防“被廣告” 20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