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點位破解科技經濟“兩張皮”難題
2011-03-1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我國‘863’計劃項目已有80%以上由企業牽頭實施;轉制院所已有部分成功轉身為科技型企業,且轉制院所最近幾年來獲得的國家項目支持費約40億元,而它們通過為行業服務所獲得的經費已超過200億元。國家高新區成為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基地,去年56個國家高新區營業總收入達10.6萬億元。科技中介機構數量快速增長,規模不斷擴大,新型科技中介組織和科技服務形式不斷涌現。”這是3月9日科技部高新司司長趙玉海在國家“十一五”科技重大成果推介會上介紹的。
長期以來,中國科技經濟“兩張皮”現象一直未能徹底解決,許多科研成果企業無法應用;而企業提出的技術難題,研究人員并不能很好解決。科技部在“十一五”期間通過多種途徑探索科研成果轉化新機制,終使這種現象呈現多點位突破態勢,科技工作直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效果越來越明顯。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介紹,隨著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深入推進,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局面已產生重大變化,形成了科技工作直接面向或作用于經濟社會的新機制。
在成果轉化主體上,企業的主體作用進一步發揮,高等學校和轉制院所直接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能力大幅提高。如北京鋼鐵研究總院轉制后,研發推廣了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大大提高了鋼鐵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在成果轉化機制方面,通過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一批研發基礎好、市場需求大的重大產品快速進入市場,直接服務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如極大規模集成電路制造裝備及成套工藝重大專項的實施,使許多企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改變,每年創造產值幾十億元。
此外,通過實施部省會商,政府部門與地方共同探索實踐了有效集聚中央和地方科技資源的新途徑,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科技成果產業化新模式。通過部際合作聯合實施的“十城千輛”、“金太陽”、“十城萬盞”、“下一代廣播電視網”等應用示范工程,使科技成果直接造福百姓。
在資金投入方面,科技與金融進一步結合,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科技投融資體系逐步形成,企業開展自主創新活動的投融資渠道明顯拓寬。其中,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是最典型的案例。
在成果轉化環境建設方面,科技部最近幾年來修訂實施了《科學技術進步法》,使自主創新的法律保障基礎更加牢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對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進行了全面部署,使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法規體系進一步完善。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陜西科技大學楊洋、哥廷根大學張凱 ACS Nano:“強弱協同作用”構筑高性能水凝膠電解質 2025-04-17
- 天津科技大學司傳領、王冠華/卡爾加里大學胡勁光 RSER 綜述:木質素基光催化材料 - 構建、應用與展望 2025-04-17
- 第五屆全國高分子科技與產業創新峰會將于2025年8月21日在太原舉行(第二輪通知) 2025-04-09
- 嘉興學院徐之光教授團隊、南昆士蘭大學宋平安教授團隊 JMST:一種原子經濟型的磷氮阻燃劑用于聚乳酸材料的高效阻燃 2023-05-08
- 華中大瞿金平院士團隊《Chem. Eng. J.》:經濟高效、可擴展制備自浮式干凝膠泡沫用于同時進行光熱水蒸發和熱電 2022-11-18
- 大連理工大學劉野教授 Angew:鎳催化劑經濟高效制備聚酮高分子材料 2022-05-18
- 教育部公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名單 20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