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項目評審步入網絡視頻時代
2011-05-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5月19日, 在北京鐵道大廈多個會議室里,9個不同科學的2011年度國家“973”項目復審工作正在緊張進行。但在評審現場,卻只能見到評審專家、網絡技術人員以及“973”項目管理辦公室少量工作人員。
對于科研人員而言,這樣的評審可謂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但此時大部分申請人卻并不在鐵道大廈。
記者在評審現場見到,大約有20多名評審委員圍坐在橢圓形的會議桌邊。他們每人前面有一臺計算機,計算機屏幕上可看到項目申請報告以及申請者的介紹。
在會議室一方,有大屏幕顯示著這樣的字樣:“4億年來中國陸相生物群演變及其與環境的關系”;另一個屏幕上,能看到項目申請者周忠和及另外兩名申請者的身影,并能清晰地聽到其闡述自己觀點的聲音。
據介紹,由于在技術上采取了雙音道,單視頻的模式,申請者那一方的屏幕上,只能聽或看到評委的提問,卻看不見評委的身影。
當周忠和的申請報告結束后,聽有評委問:“你們過去發表在《自然》、《科學》上的文章,大多是科學發現。這些發現固然重要,但不知今后能否在理論上有所建樹或突破?”
“我們過去所開展的研究的確發表了不少文章。但所發表的發現文章,并不是我們自己認為最重要的發現。關于理論,我們嘗試著提出了一些新的假說。包括在國際上取得共識的假說,我們也給予了修訂。一個理論的構建,關鍵在于提出科學問題。這個‘973’項目,我們希望能把氣候變化,如二氧化碳的變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根據特定時期,給予一些回答……”從網絡那一頭傳來了周忠和很自信的聲音。
評委們的問題很多很多,在接近午餐時,提問才不過剛剛開始。下午,他們的答辯還將繼續進行下去。
“973”項目采取網絡視頻評審方式進行復試,不僅在科技部主管的國家科技計劃項目中是第一次,在全國各種科技項目的評審中也是第一次。
“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是當前全國科技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網絡視頻評審是科技部科技計劃管理改革的重要內容和重大舉措。”科技部部長萬鋼說。
據介紹,2011年以來,經過科技部統一部署,各地方和有關部門的科技主管單位積極配合,目前已在全國初步建成了國家科技計劃網絡視頻評審及答辯系統,“973”計劃作為試點,率先使用。今后,其他國家科技計劃的評審工作中也將推廣使用網絡視頻評審系統。
萬鋼強調,國家科技計劃實行網絡視頻評審對進一步提高科技計劃管理水平、營造良好創新環境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網絡視頻評審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可以簡化項目評審程序,提高效率,節約費用。另一方面,項目在本地答辯、專家在異地評審,可以減少科技人員為申報項目奔波勞頓,使他們可以集中精力開展科研工作;同時,也可以避免專家在評審過程中受到干擾,為他們創造良好的評議環境。
在5月17日~21日的“973”計劃9個領域的項目評審中,科技部邀請了200余位專家在北京的9個評審會議室進行項目評審,參加復評的174個項目在全國各地的25個答辯會議室進行報告和答辯。
萬鋼透露,科技部重視技術科學的發展,將其視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基礎性、前瞻性科學領域。在今年的“973”計劃中,新增了制造與工程科學領域,并將于今年部署首批項目。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國家科技計劃課題進行網絡視頻驗收試點 2012-07-25
- 科技部973計劃網絡視頻評審工作順利結束 2011-05-30
- 973計劃扎實推進科技計劃管理改革 首次試點使用網絡視頻評審 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