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博耶報告”影響下的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改革
2011-07-26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二)以研究為基礎的學習
博耶報告10條改革建議中的第一條就是“確立以研究為基礎的學習”。博耶委員會認為,在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中要重申杜威在一個世紀前就非常強調的一點:學習是基于導師指導下的發現而不是信息的傳遞。學生參與科研不僅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自我發展很重要,對科學發展也很重要。斯坦福大學校長杰拉德·卡斯帕爾非常重視學生參與科研。他在北京中外大學校長論壇上說:“我不知道應該再如何強調這一點的重要性。從長遠來看,任何領域的學術和科學如果沒有學生盡早的積極的參與都不可能繁榮。”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研究型大學支持本科生參與科學研究的項目越來越多。伯克利大學設立了“本科生科研學徒計劃”。在伯克利大學,本科畢業學分要求為120分,其中學生可以用20分以上的學分來進行研究性工作,占總學分要求的1/6以上。加利福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相繼提出了增加本科生科研機會、構建以研究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的改革建議。
(三)新生研討課
博耶報告在第二條建議“基于問題設計新生第一年的學習”中提到:“應對大學第一年的學習進行重新組織,以使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益。第一年的關鍵應是由有經驗的教師指導的小型研討班。這種研討班應討論那些能激發學生智慧,使學生在合作的環境中有機會通過探究進行學習的主題。”近年來,美國研究型大學開始為低年級學生開設研討課。研討課的組織形式是要求學生根據討論主題閱讀老師所給的材料,在課外查閱大量資料,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見解。在課堂上,教師積極采取研討式教學法,鼓勵低年級學生從事社會實踐與科研活動,并鼓勵他們直接參與教師的科研活動,甚至與導師一起撰寫科研論文,以幫助他們熟悉基本的科研方法。
(四)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
美國研究型大學本科生教育注重培養的基本能力為交流技能、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博耶報告改革建議的第五條提出“結合交流技能的培養進行課程學習”。博耶委員會號召研究型大學本科教育要注意對本科生的寫作和交流能力的培養。自此,幾乎所有的美國研究型大學都將寫作課列為通識教育的必修課。許多大學還提供了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研究專設的寫作課,以及為外國學生服務的大學英語寫作課和文學創作課。
美國研究型大學的本科教育以促進學生的靈感和挑戰為目的,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美國大學課堂上的氣氛極其活躍,教師主要采用鼓勵的方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提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教師講授時間通常只占授課時間的1/3左右,注意督促學生主動參與、自我學習。與此同時,本科生教育還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的教學主要是強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課堂上,教師只重點講授一些有針對性的文體寫作技巧,然后讓學生動筆寫作。
(五)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
博耶報告改革建議第六條指出:“研究型大學的教師要系統認真地思考如何最有效地利用現有技術,創造新技術來提高自身及同事的教學,這是研究型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優秀教師和研究人員應該思考如何設計課程,通過技術來豐富教學而不是取代教學。”美國許多研究型大學在開發、利用信息技術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例如,伯克利大學積極開展網絡廣播或媒體技術的試驗,建造配備技術設備的教室以指導教師利用新技術,其因特網廣播系統(BIBS)允許學生在自己的電腦上觀看講課。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了一個大規模的計算機代理服務器,提供在線輔助教學程序回答學生詢問,通過有線電視網播出課程。不僅如此,學生還可以利用各種軟件工具來分析、設計、解決問題和制作報告,進而從事更為復雜和深奧的學習任務。因此,計算機在美國大學校園幾乎無時不在、無處不有。
研究型大學要使每個學生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驗。通過提供整體性教育,大學本科將培養出具有探索精神、交流能力且富有多種經驗的獨具特色的學生。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盟(IARU)協同技術轉移研討會”在北大舉行 2013-03-20
- 清華報告:中美研究型大學差在哪兒 2012-05-16
- 研究型大學建設須以科技創新為引領 2012-02-08
- 建學科猶如樹牌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建設漫談暨浙江大學和復旦大學本科專業方案調整紀事 2021-01-29
- 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高校 2018-06-25
- 2017年中國大學本科教育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排名 2017-06-28
- 美國東北大學白若冰教授課題組:液晶彈性體的熱力耦合中的合成-加工-性能關系 2024-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