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基金要給新人一次表現機會
2011-08-22 來源:科學時報
8月19日,2011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請項目評審結果公布。在集中接收期間,基金委接收各類項目申請147703項,經初步審查受理143820項,決定資助項目31458項,不予資助108767項,其余項目正在評審過程中。不計仍在評審項目,平均資助率約21%,競爭依然激烈。
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人才項目資助系列中,各種項目的定位和申請要求,如果一位男性科研人員未能搭上青年基金項目的末班車,那么,角逐此后的面上項目將更困難。
由于科學基金具有擇優支持和極力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的特點。通常情況下,科研人員如果獲得過科學基金的資助,或者獲得過其他橫向項目、省級項目,而且項目做得還不錯,那就既能提高科研實力,又能積累良好的信譽,在下一次科研資源角逐中更具優勢。
有學者通過對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管理相關數據的分析,發現和我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情況相似,即其再次延續資助比例高于首次延續資助比例、老人(獲得過資助者)資助率高于新人資助率。(《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管理的重大變化趨勢及啟示》溫新民、左金風,《科技進步與對策》2009年10 月)
這有點像剛畢業的大學生遭遇就業難——雇主更青睞有工作經驗的求職者。
2007年,美國博思艾倫漢密爾頓咨詢公司為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實施了一項調查,以了解在經費緊張時期(2000~2006),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采取增加資助強度、穩定資助項目數量、拒絕申請人數增加的措施是否有效。結果發現,這種做法造成了“雙輸”的局面。
2008年,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發表《推動科學與工程研究:資助年輕研究人員,鼓勵高風險高回報的研究》的報告指出,目前美國聯邦資助環境阻礙了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的發展,抑制了可能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研究工作。并提出應針對處于職業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員設立大規模的持續多年的資助計劃,或者擴大和加強現有的計劃;應特別重視常規資助項目中對年輕研究人員的同行評議;應針對處于不同職業發展階段的研究人員,對資助項目提出不同的期望。
從今年開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將青年基金項目女性申請人的年齡放寬到40周歲,這對年輕女性科研人員來說是個絕好的消息(從19日公布的評審結果可以部分驗證這一判斷)。同樣是對青年科研人員的資助,《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申請青年項目者(包括課題組成員)年齡不得超過39周歲,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男性科研人員申請青年基金項目的要求是35歲。
為什么是35歲,而不是36歲、37歲或其他年齡?對青年基金項目劃定年齡限制,可能是出于公平的考量,但對從事醫學或者交叉學科研究的青年人來說,他們取得博士學位、得到科學基金申請資格較晚,如果同樣以某一年齡為限,就有失公平。
如果青年基金項目出于穩定青年研究隊伍、培養后備科研人才的目的,劃定年齡限制。同樣也應增加一項標準,對從來沒有獲得過科學基金(或其他基金)資助的申請者制訂鼓勵性政策,給予一次表現的機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公布2020年度面上項目/青年基金/地區基金專業評審專家名單 2020-09-01
- 10多位高分子領域學者入圍2019年國家優秀青年基金項目 2019-08-17
- 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李志波教授訪問華東理工材料學院 2014-11-25
- 林雪平大學研究人員研發出全新人造肌肉,可依靠葡萄糖和氧氣來驅動 2019-06-24
- 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唐本忠院士入選2018年度科技創新人物 2019-01-30
- 科技部公布2017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入選名單 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