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慶背后:大學要對永恒作出承諾
2011-12-29 來源:科學時報
校慶的色彩
在世界范圍內放眼望去,今年也是許多著名大學的校慶之年——香港大學100年校慶、麻省理工學院建校150周年、哈佛大學375周年校慶。
有大陸記者走進港大校園,卻并沒有看到想象中百年校慶應有的大規模宣傳,“如果不是特別留意,你都很難發現在校園主要場所標識的這些百年標志。更令人疑惑的是,根據香港大學官方網站公布的計劃,百年校慶活動將歷時兩年”。事實上,港大舉辦了多位杰出學人的講座,帶來了世界級學術視野,并延伸開展了“樂善·好師:與杰出學人對談”、“關社100計劃”等活動,動員港大學生、教職員及校友,一起投入世界各地的義工服務,帶動全球的港大人貢獻社會。
而麻省理工則在官方網站上宣布:“自1月7日至6月5日,將舉行一系列盛大的慶;顒,在持續150天的校慶中,麻省不但要向以往的成就和貢獻者致敬,而且將舉行嚴肅的反思活動,思考如何繼續走近研究的前沿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的問題。”
10月14日,哈佛大學有近萬名校友冒雨聚集在校園內共慶375周年校慶。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在校慶活動中發表講話,為哈佛大學許下了三個生日愿望:哈佛大學有一個讓所有畢業生都值得驕傲的美好未來;所有哈佛人能夠實現教書、學習、擴展新知的目標;哈佛大學能夠繼續保持其公開、平等的入學機會。
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高校校慶活動也顯示出不同的色彩和特點來。評論人曹博林有一個有趣的比喻:“如果為各校校慶活動涂上色彩,北京清華的校慶主調應該是紅色的,港大校慶活動是以綠色為主色的,臺灣清華校慶的主調是彩色的,而麻省理工的校慶則帶著灰色的味道!
反思是校慶的應有之義
無論是隆重或是簡樸,無論是高調還是低調,在不同方式、不同色彩的校慶活動背后,我們或許應該從更深層次來思考和探討校慶的意義。
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說道:“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高水平大學,是我們建設人才強國和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舉措。”他希望,清華大學作為國家重點支持的大學,要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發展道路,改革創新,奮勇爭先,在加快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在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中,中國的大學或許更需要像麻省理工那樣,多一些反思,多一些追問。武漢大學原校長劉道玉在清華大學校慶前夕,寫了一封致清華大學的公開信《大學需要有反思精神》。他建議,我國如果要想真正地建成幾所世界一流達到大學,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極少數幾所大學,應該給自己準確的定位,走出為國家眼前經濟建設服務的傳統思維,走進象牙之塔,致力于解決50年甚至100年以后的重大課題,一流大學應當肩負起提高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任務。他還提出了一流大學應當選擇什么樣的校長,應當樹立什么樣的大學精神等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值得清華大學,也值得每一個大學思考,而校慶,或許是思考這些問題的最佳契機。
德魯·福斯特在就任哈佛大學校長的任職典禮上說過一段話:“一所大學,既要回頭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須——也應該——與大眾當下所關心或是所要求的相對立。大學是要對永恒作出承諾!
是的,大學要對永恒作出承諾,而這也正是校慶的意義。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2013年復旦大學校慶-高分子系青年教師專場報告會 2013-05-30
- 東南大學慶祝建校110周年 “學術味”十足 2012-06-04
- 南京大學110周年校慶“序長不序爵” 2012-05-21
- 澳門大學“春明糖水”團隊《Adv. Mater.》:扭轉氫鍵、打印血管 2025-05-14
- 華南理工大學郭建華教授團隊 AFM:可多層組裝泡孔結構的聚乙烯醇/碳復合氣凝膠實現寬帶微波噪聲雙吸收和水下形狀記憶效應 2025-05-14
- 東華大學朱美芳院士團隊 Macromolecules:溫度-應力耦合作用下纖維鏈取向與晶體結構的多尺度演變 2025-05-13
- 從“四不”承諾看大學校長的主要職責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