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預示高等教育多向分流
2012-04-26 來源:光明日報
4月25日媒體報道,教育部已向廣東省政府發出通知,正式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并將其全日制在校生規模暫定為8000人。南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在接受采訪時強調,8000人是學校的長遠目標,其中還應該包括研究生的數量,“學校在前五年的招生最多為2000人”,因為“我們希望南科大能辦成精品”。
南科大獲批,意味著該校精英化教育的嘗試得到了認可。按照朱清時院士的設想,南科大“前五年的招生最多為2000人”,即平均每年招生不超過400人,名額十分珍貴。這種精英化的高等教育,與大眾化的高等教育有著明顯的區別。其目標非常明確:培養大師(學界精英、科研專家、學科帶頭人等)。與之相對的大眾化教育則更多強調學生應用水平的提高、實踐能力的增強、職業技能的嫻熟。兩種不同的高等教育模式在一些歐美國家長期并存、相互補充,成為這些國家優質高等教育體系的支撐。
而在中國,精英教育與大眾化教育的分界并不明晰。大規模的并校擴招,客觀上實現了中國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提高了國民的整體素質,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一是盲目擴招,太過籠統。舉國高校都疲于擴大招生規模,一些大學的培養水平出現滑坡;二是重學輕術、重科輕技思想嚴重。在高校評估中,高職院校處境尷尬,于是不得不拼命升本。籠而統之的高等教育,往往導致學生既不“學”又無“術”。這不利于學生就業,更不利于培養大師。因此,一些專家發出“大眾化背景下還需重視精英教育”、“高等教育亟待分流”等吶喊,這并非沒有道理。
近些年,技術含量高、就業前景好的高職院校越來越吃香,許多普通高校現在也在嘗試職業化教育,以突破不“學”無“術”的尷尬。專業學士、專業碩士等全新教育形式的出現就是例證。高等院校越來越強調“以就業為導向”,這種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的自我救贖十分及時。不過,與之相對的精英教育的回歸卻相對遲緩。南科大的獲批可以看做一個標志,一個大眾化教育背景下發展精英教育的標志,一個中國教育多向分流的標志。當然,這并不等同于“芬蘭的二元教育”,而是符合中國教育特點的一元多向教育,是“根據人的不同特征和社會不同需要形成的多樣化教育”,并非簡單地將教育分為職業教育和精英教育。
教育部已正式授予南科大合法身份,不過該校此前自主招收的40多名學生的合法身份尚未得到解決。對這些敢于親身參與中國教育改革實踐的孩子們,我們是不是也能給些機會呢??南科大培養大師之路任重道遠,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之路任重道遠。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佳)
相關新聞
- 南方科技大學郭傳飛教授團隊 Matter:柔性傳感器界面再突破 - 超細微柱賦能強韌粘接與高靈敏感知 2025-07-01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查瑞濤、南方科技大學蔣興宇 ACS Nano:納米微晶纖維素通過調控腸道屏障治療潰瘍性結腸炎 2023-09-26
- 南方科技大學孫大陟團隊、香港理工大學王鉆開團隊 ACS Nano:增強型輻射制冷材料實現溫度自適應熱管理 2023-02-10
-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國學科評級結果揭曉 | 以學科分類來衡量世界一流大學 2020-07-23
- 泰晤士高等教育2020世界大學排名發布,清華北大領跑亞洲 2019-09-12
- 泰晤士高等教育年輕大學排名:中國大陸六所高校上榜 2019-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