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缺乏學生反饋 被質疑形式主義
2012-11-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落實
缺乏本科生反饋,內容被簡化,部分高校依然“避重就輕”
高校對此次教育部提出的要求不可謂不重視,多數高校召開了專門的辦公會進行部署。而報告的初稿也須經討論、修改、通過后才會發布。
但在實際操作中,由于校情復雜,各高校面臨的調研難度也不盡相同。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該校建設了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在辦學條件、學生數量、生均本科實習經費等數據采集上相對容易,只需將現有數據庫的內容進行整合即可。相比之下,一些院校的數據統計則“難度升級”,往往要通過大量的問卷調查、統計表才能完成,工作量很大。
在此情況下,教育部的嚴規便有可能被“注水”。據了解,雖然報告主體是本科生的教育質量,但本科生的參與度并不高。記者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隨機采訪了兩名本科生,她們均表示不知道學校已經發布了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也沒有見過報告的征求意見稿。據悉,這樣的情況在不少高校都存在。
某高校的一位教務負責人則坦言,支撐數據的第二十三、二十四項“學生學習滿意度”和“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度”分別需要學生、用人單位的參與,但是數據內容采集過程比較麻煩,需要設計問卷等,加之又不是要求必須公布的部分,所以很多高校簡化了此部分的內容。
一份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卻缺乏目標主體——學生的參與和反饋。這樣編撰出的教育質量報告,究竟能不能如實反映本科教學的實際水平?
面對“形式主義”和“沒有權威”的質疑,賀占魁解釋說,教育質量報告出爐前其實是有一定數量的本科生參與的!拔覀儗W校在報告形成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的本科生參與問卷設計、問卷調查,報告形成初稿后也會請本科生提意見,只是學生數量沒有那么多,小范圍而已!
而武漢大學一位教學負責人則表示,質量報告的真實性還是可以保證的。“學校的各個職能部門很多都知道真實情況,一旦數據作假,很快就會有人反映出來。況且,教育部也有對于作假的警告和懲罰措施。”不過,他也承認,有的學校對做得不理想的部分可能不會在報告中重點強調。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