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缺乏學生反饋 被質疑形式主義
2012-11-20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對策
質量評估不能暗箱操作,應引入第三方機構評價,形成多元反饋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霓看來,各高校目前在教學質量評估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是正常的,“畢竟還在初期嘗試階段”。他認為,在統一的評估標準之下,也應該給各高校保持一些合理的自主空間,以適應不同高校存在的不同問題。
在這一方面,香港高校作了很好的示范。據介紹,香港各高校均設有定期的課程檢討機制,以反思課程的實際學習效果是否符合學生學習需要,檢討內容包括學習效果、學習活動、各科目內容及評核等。以香港中文大學的“課程發展及檢討綜合架構”為例,老師、學生以及畢業生均會獲邀參加檢討過程,而檢討報告也會呈交校外專家委員會進行審視并作出建議。高校的學系會根據建議采取適當行動,持續改進,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尤其值得借鑒的是,香港高校的這種評價機制完全根據學校自身的特點來制定,而且上級部門對于高校的質素核證也是根據該校自己提交的“綜合架構”來展開。
相形之下,內地高校在本科教學評估的科學性和靈活性方面,存在明顯差距。吳霓認為,各高校制定教學質量報告時,流程要科學、內容要全面、反饋要及時。“以教師評估為例,可以讓學生、同行、評估專家對教師教學進行評估,綜合幾方面意見后再反饋給評估方,然后請被評估教師答辯,最后向全校乃至社會公開,最終形成報告。”
據華中師范大學方面表示,對于報告反映出的問題,教育部會派出小組對每個學校做專門調研,拿出相關意見。學校會依意見出臺專門的措施。有專家建議,除此之外,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還應有針對性地向業內人士和第三方評估機構公開,接受審讀,形成多元反饋。
“學校辦得好不好,要看硬功夫。尤其是教學質量,事關學校未來發展大計。出臺本科教學質量報告,要增強透明性和科學性,不能暗箱操作、弄虛作假。”吳霓說。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