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學科壁壘限制中國大學發展
2012-11-21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國外。美國大學第一年是不分專業的,學生可以學習任何他想學的內容。而中國的學生則在他們對專業沒有多少了解的情況下,匆忙便選定了自己在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這不由得讓人聯想起舊時的包辦婚姻。于是,大學的教育者面對的便是這樣一群孩子: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雖然成績優秀,但明顯缺少創新思維的訓練,帶著對專業的困惑與迷茫走進大學,走進一個個學院。在這里,我們還需要強調一下學院的重要性。盡管目前國內高校在全校范圍內開辦了大量選修課程,允許學生自由選擇,但由于課程性質不同,這類課程遠稱不上主流。學生的知識攝取依然以學院資源的提供為主。于是,“學院能教什么”對于學生的成長而言,便顯得至關重要了。
遺憾的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大學出現了明顯的誤區。僅以清華社會科學學院為例,目前學院所設有的系所包括的學科是:政治學、國際關系學、社會學、經濟學和心理學五個學科,還算是比較廣闊的學科體系。而在其他很多大學,這五個學科往往是以政府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學院、社會與人口學院、經濟學院的形式存在。其實,這樣的學院設置多是在近些年發生的,各校紛紛出臺“系所升格”的措施,好像是系所的地位都上升了,但造成的嚴峻現實是:學生的知識攝取被割裂了。
中國目前正處于一個劇烈的社會變遷時期,各種各樣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而且這些問題所涉及的研究領域也遠不是某個單一學科可以涵蓋的。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在面對問題時,更不能僅從一個學科的角度作出判斷。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具有多重視角,而這種能力在學科十分單一化的學院里是無法培養出來的。事實上,學科被人為割裂的情況遠不止在社會科學領域存在。在我們的大學里,哲學系可以變成哲學院,中文系可以變為文學院,外語系變為外語學院,連汽車專業都可以變為“汽車學院”。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Hou)
相關新聞
- 復旦楊玉良校長:學科壁壘培養不出未來人才 2010-05-28
- 全球學術排名出爐:21所中國大學/機構位居世界100強 2020-07-06
- 2019年軟科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名發布 2019-11-29
- 最新ESI中國大學綜合排名百強出爐(2019年9月) 201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