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電子材料破碎多次仍可恢復功能
2016-05-18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5月17日報道,目前,柔性電子設備的發展勢頭一片大好,但面臨一個重要問題:電子材料在經過多次破碎和修復之后功能可能受損。現在,中美科學家攜手研制出一種即使破碎多次也能自動恢復所有功能的新型電子材料,有助于提升可穿戴設備的持久性和耐用性。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功能材料》雜志上。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和哈爾濱理工大學的科學家在實驗中將氮化硼納米片添加到一種塑料聚合物原材料上,氮化硼納米片通過在其表面起作用的氫鍵組連,當兩塊納米片距離很近時,氫鍵之間自然出現的電子吸引會讓其緊密相連;當氫鍵恢復時,納米片也自動恢復。根據添加到聚合物上的氮化硼納米片百分比的不同,這種自我恢復方式需要額外加熱或加壓,但有些形式的新材料在室溫下就能自動恢復功能。
氮化硼納米片也是二維材料,但不導電,可用在可穿戴設備內用作絕緣體。實驗顯示,這種材料遭受破壞后能恢復作為絕緣體的所有屬性,包括機械強度、破壞強度、電阻、導熱性以及絕緣性等。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科學和工程學教授王慶(音譯)說:“可穿戴設備和可彎曲電子設備會隨著時間推移產生機械變形,從而導致設備功能和外觀受損,因此,我們希望研制出一種多次破碎之后仍能恢復所有功能的電子材料。”他表示,大多數自動恢復材料很軟,但他們研發的這種新材料非常堅固;而且與其他使用氫鍵的可恢復材料不同,氮化硼納米片讓水分無法滲透,這意味著使用這種絕緣材料的設備能在潮濕環境下操作。
此前,研究人員已經研制出了一些能在破碎之后自動修復一種功能的材料,但對高效的可穿戴設備來說,恢復整套功能才至關重要。這是科學家首次研制出在多次受損之后仍能恢復多個屬性的自我修復材料。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農大胡傳雙教授、林秀儀副教授、徐江濤副教授 Adv. Sci.:雙網絡離子水凝膠實現可穿戴電子器件電磁屏蔽與自供電傳感一體化 2025-07-03
- 華南理工江賽華教授課題組 CEJ:基于3D打印技術構建的可穿戴柔性觸覺摩擦電傳感器在材料感知領域的應用 2025-05-29
- 深圳技術大學史濟東等 Carbon:基于石墨烯-納米纖維素復合薄膜的自修復應變/濕度雙模傳感器的設計及在可穿戴呼吸監測的應用 2025-05-28
- 中國科大龔興龍教授團隊《Compos. Part B-Eng.》:基于珍珠層靈感的剪切變硬膠基智能材料實現力-電-熱耦合多體防護 2024-05-05
- 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在極端機械損傷條件下自我修復的新材料 2018-05-30
- 斯坦福大學鮑哲南教授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陳曉東教授:具有可拉伸,抗撕裂和自我修復的四重氫鍵交聯超分子聚合物薄膜電極材料 2018-04-16
- 港大徐立之教授課題組誠招博士生、博士后、碩士生及研助 - 仿生柔性材料、柔性生物醫學器件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