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在鈦酸鋰電極材料空心結構構筑上取得重要進展
2016-09-07 來源:中國聚合物網
空心復合結構材料因其自身獨特的結構特點在諸如光、電、磁、催化、生物醫學、能源存儲與轉換等眾多領域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通過對空腔殼層的組分、結構、表面特性的合理調控,可以實現對功能材料性能的設計,從而滿足不同領域的特殊需求。對于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的設計與應用優化而言,充分利用空腔結構在電解液浸潤、鋰離子傳輸、復合結構設計方面的優勢,構筑具有空腔結構的微納復合材料已經成為提高電極材料倍率性能、穩定性的有效途徑,而如何克服傳統空腔結構構筑中存在的工藝繁瑣、耗時長、污染嚴重、成本高等一系列缺陷,基于新的機理和路徑實現電極材料空腔結構的大規模可控制備已經成為相關研究的一個重要挑戰。
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學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空心復合結構的可控構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從聚合誘導膠體凝聚法出發,首次提出了基于實心顆粒內部梯度結晶的獨特方式來直接在顆粒內部構筑空心復合結構。在實驗中,他們通過對具有較低結晶度的有機-無機復合前驅體結晶過程的精確控制,實現了實心顆粒由外及里的逐步結晶,并通過顆粒內部應力的累積及調控使得顆粒的內核自動分裂而直接產生空腔(見圖1)。此方法操作簡單、綠色環保、成本低、可規模化生產且具有普適性,可以成功制備一系列不同氧化物的復合空心結構(如TiO2-C、SnO2-C、CeO2-C、ZrO2-C、Li4Ti5O12-C等,見圖2)。基于相關方法制備的Li4Ti5O12-C空心復合微球可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表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和高倍率性能。該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J. Am. Chem. Soc. 2016, 138, 5916-5922上。
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化學所分子納米結構與納米技術院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在空心復合結構的可控構筑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他們從聚合誘導膠體凝聚法出發,首次提出了基于實心顆粒內部梯度結晶的獨特方式來直接在顆粒內部構筑空心復合結構。在實驗中,他們通過對具有較低結晶度的有機-無機復合前驅體結晶過程的精確控制,實現了實心顆粒由外及里的逐步結晶,并通過顆粒內部應力的累積及調控使得顆粒的內核自動分裂而直接產生空腔(見圖1)。此方法操作簡單、綠色環保、成本低、可規模化生產且具有普適性,可以成功制備一系列不同氧化物的復合空心結構(如TiO2-C、SnO2-C、CeO2-C、ZrO2-C、Li4Ti5O12-C等,見圖2)。基于相關方法制備的Li4Ti5O12-C空心復合微球可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并表現出優異的循環穩定性和高倍率性能。該結果以全文形式發表在J. Am. Chem. Soc. 2016, 138, 5916-5922上。

圖1 基于梯度結晶構筑空心復合結構的示意圖

圖2 (a-d)不同樣品的SEM圖;(e-h)不同樣品的FIB-SEM橫截面圖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相關新聞
- 華南理工大學王林格教授團隊 Small:以聚合誘導自組裝方法制備與調控具有剛性直鏈成核鏈段的球狀液晶納米顆粒 2025-07-13
- 山大周傳健教授、濟大趙松方/關瑞芳教授 AFM: 聚合誘導微相分離和多尺度靜電相互作用協同構建高強韌、高有機硅含量的有機硅水凝膠 2025-07-03
- 中國科大洪春雁教授、劉超副研究員 Angew:通過聚合誘導形貌分化與融合制備具有交替序列的豆莢狀納米共聚物 2025-03-01
- 武漢大學陳朝吉、高恩來/林科院林化所劉鶴 AFM:二氧化碳衍生多功能生物基非異氰酸酯聚氨酯助力紙張轉化為紙塑 2025-06-30
- 昆士蘭大學喬瑞瑞團隊 Adv. Mater. 綜述:納米復合材料的創新制備與應用 - 從傳統合成到先進3D打印技術 2025-06-25
- 蘇大程絲教授/福大賴躍坤教授/安農大朱天雪教授 NML 綜述:用于監測物理、生理信號和體液信號的電紡納米纖維基復合材料的最新進展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