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直播全婐app免费大渔直播,国产av成人无码免费视频,男女同房做爰全过程高潮,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搜索:  
高校進入ESI學科策略研究
2017-09-27  來源:中國高校科技
關鍵詞:ESI 高校

  2015年10月,國務院頒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勾畫了中國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宏偉藍圖(以下簡稱“雙一流”建設)。2017年,在國務院發布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進一步豐富了“雙一流”建設的內涵和方式。“雙一流”建設是對我國現有高等教育發展重點支持政策的改革與完善,已經并將持續引發包括現有國家重點大學、非重點大學、地方大學等在內的高等學校的高度關注和新一輪競爭。

  “雙一流”建設的標準問題成為當前高等教育實踐界和理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周光禮教授認為,“沒有世界一流的學科就沒有世界一流的大學,通過一流學科的建設帶動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必須在全球范圍內尋找參照系……正因為如此,美國科學基礎數據庫(ESI)成為當前世界一流學科的主要評價標準,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所普遍接受”。然而,當前中國高等教育界不但對ESI、進入ESI學科、ESI功能等了解不深,而且對如何進入ESI學科研究甚少。

1  ESI簡介

  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是由美國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基于湯森路透公司SCIE和SSCI所收錄的全球11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數據庫。它在每一種期刊都被按照22個學科進行了分類標引的前提下,以 SCI/SSCI 的10年滾動數據為依據,計量科學家、研究機構(或大學)、國家(或地區)及學術期刊的研究成果數量和影響力指標,以及在全球各研究領域中的排名,從而形成了它“以引文分析為基礎,出版和引文活動可以衡量各國科研水平期刊的聲譽和影響力,也可以反映科研機構和科學家的學術水平”的分析特色。

2  ESI中國化功能

  自ESI引入中國后,已經在大學排名、科技評價、學科評估等領域開展了一些應用。

  (1)ESI被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作為中國大學排行榜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指標。2012年1月,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率先將我國大學進入世界1%的“ESI論文總被引頻次”納入中國大學評價指標體系,推出“2012中國大學ESI論文排行榜”。此后進一步把ESI滲透到其發布的《2015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2016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評估指標體系中方方面面。例如,其評估指標體系共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影響3個一級指標,在“人才培養”中有自然科學領域的“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科學研究”中有“ESI國際高被引學術論文”,“社會影響”中有“國際學術影響力(ESI居世界前1%的論文引文)”。

  (2)ESI被部分省份作為對高校重大學科建設項目的立項和驗收條件或建設目標。2014年,江蘇省在其組織的《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期項目成果驗收標準》中,把“對本校某學科進入ESI最新排名全球前1%做出最主要貢獻”作為II類成果之一。2015年6月,在廣東省教育廳發布的《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實施方案》中,把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分為“重點建設高校”和“重點建設項目”兩大類。其中,對于重點建設高校需要達到的部分建設目標是:到2017年,每所高校新增1~2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3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有所上升;到2020年,每所高校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或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三名的數量有所增加,較重點建設前至少新增3個以上學科領域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或5個以上學科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獲批重點建設項目高校需要達到的部分建設目標是:到2017年,重點建設項目所依托主干學科的排名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或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10%,已進入的學科排位有所上升;到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所依托主干學科的排名進入ESI學科排名前1‰或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進入教育部學科評估排名前三名或前10%,已進入的排位明顯上升或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范圍。

  (3)ESI指標成為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的學科評估指標和協同創新項目評定指標。2016年4月25日,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發布的《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邀請函》(學位中心〔2016〕42號)中,明確提出“在自然科學學科,建立更科學的‘中國版ESI高被引論文’指標,強化中國論文評價的話語權”。

3  高校入選ESI學科攻略

  在“雙一流建設”遴選和評估標準問題上,周光禮教授認為,中國標準的世界一流學科應從學術性(學術邏輯,即學科必須有明確的研究主題和卓有成效的研究方法)與實踐性(社會需求邏輯,即學科必須能滿足社會的某種需要)兩個維度進行建構。學術性和實踐性應作為世界一流學科評價的兩個維度,并把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1‰作為評價當前世界一流學科的評價指標之一。那么,對于有意沖刺ESI學科全球前1%、1‰的高校應該怎樣頂層設計、統籌謀劃,才能達到這一學科發展指標呢? 

3.1厘清ESI學科范圍和收錄期刊目錄

  對于有意沖刺ESI學科全球前1%、1‰的高校,厘清ESI學科范圍和收錄期刊目錄是首先要做的一項基礎性工作。

  (1)中國學科門類與ESI學科的對應關系。我國的學科分類目前執行的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雖然ESI學科分類與我國的學科分類存在著明顯差別,但是也可大體找出其中的對應關系。

中國學科門類與ESI學科分類對照表

序號

我國學科門類

ESI學科分類及數量

我國各學科門類占ESI學科分類比例

1

理學類

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化學、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學、空間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9個

41.0%

2

醫學類

臨床醫學、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免疫學、精神病學與心理學、藥理學和毒理學等5個

22.7%

3

工學類

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等3個

13.6%

4

農學類

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等2個;可能涉及交叉的理學類學科有生物學與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微生物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等2個

9.1%

5

社科類

經濟與商業、社會科學總論

9.1%

6

其他類

綜合交叉學科

4.5%

合計

6

22

100%

由表1可知,理學、醫學、工學、農學、社會科學等學科門類分別占ESI學科分類41.0%、22.7%、13.6%、9.1%、9.1%,因此我國以理工農醫為主干學科的綜合性院校入選ESI學科前1%、1‰的幾率最高,其他依次為以理科、醫學、工學、農學、社會科學等為主干學科的單科性院校,以藝術類、體育類等單科性院校入選ESI學科前1%、1‰幾率為零。因而,不同學科基礎的高校入選ESI學科前1%、1‰的學科數量和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

  (2)ESI學科收錄期刊目錄。在了解ESI學科范圍基礎上,只有厘清進入ESI學科收錄期刊目錄,高校才能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謀劃和頂層設計工作。進入ESI學科收錄期刊總數量為12168種,但在不同學科間數量分布并不均等(參見表2),因而難易程度并不一致。收錄數量較多學科,例如社會科學總論、臨床醫學收錄期刊分別達到2226個和2014個;收錄數量較少學科,例如綜合交叉學科、空間科學收錄期刊分別只有59個和56個。

3.2學科建設主管部門牽頭組織跨學院協同攻關

  我國現行學科分類層次為二級,即學科門類、一級學科。我國高校中的二級辦學單位——學院大多是按照一級學科組建的單位,不是按照我國學科門類組建的,更不是按照ESI學科分類組建。高校如果把入選ESI某一學科全球前1%、1‰作為學科建設的一項重要指標來抓的話,就需要由學科建設主管部門牽頭,依據ESI學科分類,組織相關學院負責人按照ESI學科分類挑選各學院ESI同一學科研究人員,組成ESI學科學術共同體,確定1名召集人和若干名相關學院聯絡人;由召集人負責組織收集ESI同一學科的收錄期刊目錄,與學術共同體成員一道分析該學科收錄期刊的各自特點(包括欄目設置、學術風格、格式規范、投稿要求等),追蹤本學科國際研究前沿,為ESI該學科研究人員投稿提供參考;并對ESI同一學科的研究資源共享提供必要的幫助,以打破現有學院間學科資源壁壘;在引導本機構研究人員圍繞ESI某一學科收錄期刊產出高質量論文的同時,還應鼓勵不同論文作者間引用本院校相關研究人員成果,因為只有發表的論文被引用才會被計入本機構ESI某一學科論文的被引用頻次。

2  ESI學科收錄期刊分布情況表

學科

期刊數(種)

生物學與生物化學(BIOLOGY & BIOCHEMISTRY)

438

化學(CHEMISTRY)

531

計算機科學(COMPUTER SCIENCE)

437

經濟與商業(ECONOMICS & BUSINESS)

628

工程學(ENGINEERING)

877

地球科學(GEOSCIENCES)

409

材料科學(MATERIALS SCIENCE)

348

數學(MATHEMATICS)

528

綜合交叉學科(Multidisciplinary)

59

物理學(PHYSICS)

313

社會科學總論(SOCIAL SCIENCES, GENERAL)

2226

空間科學(SPACE SCIENCE)

56

農業科學(AGRICULTURAL SCIENCES)

344

臨床醫學(CLINICAL MEDICINE)

2014

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MOLECULAR BIOLOGY & GENETICS)

306

神經系統學與行為學(NEUROSCIENCE & BEHAVIOR)

333

免疫學(IMMUNOLOGY)

162

精神病學與心理學(PSYCHIATRY/PSYCHOLOGY)

648

微生物學(MICROBIOLOGY)

118

環境科學與生態學(ENVIRONMENT/ECOLOGY)

335

植物學與動物學(PLANT & ANIMAL SCIENCE)

779

藥理學與毒理學(PHARMACOLOGY & TOXICOLOGY)

279

合計

12168

3.3引導科研人員開展合作研究特別是國際合作研究

  在ESI某一學科被引用論文中,有多家機構署名的論文,同時被計入多家機構論文被引頻次;而且國際合作論文一般都比非國際合作論文被引用幾率更高、影響力更大。因此,高校應創造多種條件,例如通過鼓勵本校研究人員出國(出境)進修、攻讀學位,引進國際研究人員,開展國際學術研究協作攻關等多種途徑,引導本校科研人員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聯合發表高質量論文,以提高本校學術聲譽和國際影響力,從而也更有利于國際研究人員的引進等。

3.4實施分類評價,鼓勵高水平論文高級別發表

  高校根據不同類型科技活動特點,建立導向明確、激勵約束并重的分類評價標準和開放評價方法,營造潛心治學、追求真理的創新文化氛圍。對于主要從事創新性研究的基礎研究人員,在評價成果形式上,重點評價其代表性論文;在評價方法上,實行以同行評價為主,大力加強國際同行評價,鼓勵高水平論文、高級別發表。

  總之,只有學校層面有意識地加強ESI學科建設與發展的頂層設計,組織跨學院協同攻關,形成合理的人才隊伍,鼓勵研究人員在學科國際前沿領域選擇研究方向,使用正確的科研方法合作開展研究,才能產生足夠數量的高水平論文,帶動高校相關學科進入ESI學科全球前1%、1‰,成為世界一流學科,進而使學校成為世界一流大學。

  原文刊登在《中國高校科技》雜志2017年第五期

版權與免責聲明:本網頁的內容由中國聚合物網收集互聯網上發布的信息整理獲得。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及分享,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也不構成其他建議。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info@polymer.cn。未經本網同意不得全文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責任編輯:xu)
】【打印】【關閉

誠邀關注高分子科技

群英聚首承擔項目
更多>>科教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海县| 盐池县| 安平县| 南通市| 凤翔县| 兴城市| 平江县| 普兰店市| 瓦房店市| 长海县| 武城县| 襄樊市| 德昌县| 双柏县| 民勤县| 康乐县| 聂荣县| 河西区| 武邑县| 若尔盖县| 龙南县| 肥西县| 同江市| 承德市| 孟连| 柯坪县| 绵阳市| 义马市| 无为县| 黄骅市| 上蔡县| 泰顺县| 新平| 万山特区| 荣昌县| 胶南市| 五寨县| 龙口市| 宜川县| 泗水县| 时尚|